單車誌-Cycling update

Liv新世代女性競賽公路車Langma Disc

 

 1

 

 

記得當Shimano推出女性小手版的煞變把後,用過的女性都叫好,小小的貼心設計卻讓女性車友都感到大大的便利!那麼,妳怎麼會不選擇女性專用的公路車呢?

 

唯一從女性出發的單車品牌

 

過去自行車不管是產業界或是消費市場,都是以男性為主,想當然自行車產品的設計,也都以男性為主,很多品牌根本沒有女車,也因此早期很多女性車友要買車時,幾乎都只能選最小尺寸的男車。但個頭嬌小的台灣女性,要去騎這些西方品牌的公路車,常常發生的狀況是,即使最小的尺寸還是太大,或是即使尺寸合了,但車架幾何的配置上,卻怎麼樣都不適合,但也就只能這麼將就騎了。

 

直到巨大集團旗下,成立了Liv這個女性專屬的品牌,才改變了這一切,如同前面提到的Shimano小手版煞變把,也正是因為Liv品牌創辦人Bonnie,有感於女性的需求,特別與Shimano協商,才誕生了這個專為女性來考慮的貼心設計。

 

就是這樣的心思,從女性的角度出發,來設計和製造Liv品牌所有的車架、零件規格及商品配件,原本冷冰冰的零件,多了一點體貼的溫度,就能讓女性車友感受到那股熱情,現在台灣路上已經隨處可以看到,女性車友騎著、穿著Liv美美上路的身影。


2

同樣的強與輕但女性限定

 

像是今天(6/1) Liv就發表了全新的Langma Disc系列,外型視覺上的設計感,一直是Liv車款的強項,這次也與德國默克集團合作,在Langma車架上使用最高端的技術做到專利輕透塗裝,保留碳纖車架質感,卻又閃閃動人的絕佳美型,簡直就像從皮膚裡透出亮光來的少女美肌,絕對會是愛美女性的最愛。當然Liv品牌不是只有車子好看而已,公路車該有的競賽元素、性能表現,可是一點都不會少,這款Langma Disc就要提供給女性騎士更輕、更強、更快的騎乘表現。

 

無論妳是公路騎行的業餘愛好者或是專業的UCI世界巡迴賽選手,全新的Langma Disc全產品系列,提供了5個不同的價位帶 ,給想要在比賽中脫穎而出的妳,或是尋求無與倫比的騎乘體驗的妳。

3

▲Langma Advance SL Disc,NT$280,000。

 

當然車友們聽到Langma,就一定會直覺地把它與Giant旗下的經典車款TCR相比,也沒錯,TCR就是男性版的Langma,Langma就是女性版的TCR,那為什麼還要分兩台,一台不能通吃男女消費者嗎?

 

雖然兩台車訴求的競賽功能是相同的,但女性在先天的身體構造上,就是與男性不同,像是女性的肩寬較小,臂長較短,骨盆較寬,上半身比例較短,手掌較小,可以說存在了許多相當明顯的差異。

 

所以就算是一樣的競賽、爬坡訴求,但在Langma的幾何設計與零件搭配上,就要設計更適合女性的騎乘習性,像是為肩寬、手掌長度較小的騎士提供專屬的車首設定及車手把,讓女性在騎乘能夠更舒適、過彎時更穩定,並且減少疲勞感;也針對女性的平均坐骨寬度較寬,採用Liv的專屬座墊設計以符合女性的需求。

 

4

 

新款Liv Langma有哪些功能提升與貼心設計呢?

 

Liv Langma PPT1

 

專為女性設計的一級競賽車款

 

「我們的唯一目標就是打造出業界中最頂尖優異的公路自行車,而Langma就是我們今天的成果。」巨大集團行銷長Phoebe Lu表示:「全新的Langma設計是延續第一代Langma全能型公路車的優異表現,不論是爬坡或是一般的騎乘,皆能激發騎士的潛能。」

 

Langma的取名構想是擷自聖山「珠穆朗瑪(聖母峰的西藏文)」的發音而來,恰巧也呼應到這台車主打的性能,為全能型的爬坡競賽車。全新的Langma系列在空力造型管件、車手把及座墊上皆有創新,從第一次的騎乘開始,就提供最適合的騎乘設定與驚艷的騎乘效率。這台車是由Liv最頂尖的工程師、產品設計師、職業選手、空氣力學專家共同測試及開發,打造出Liv產品線中最快、踩踏效率最好的一台公路車。

 

5

 

4年贏得47場比賽勝利

 

「第一代的Langma已經是相當完美的一台公路競賽車,而我們最新的碳纖製造工藝讓它更上一層樓。」 Liv公路車首席工程師Sophia Shih指出,「我們採納職業車隊的回饋,一步一步將Langma打造完成。在幾何上做了微調,讓它能夠容納更大的胎寬,同時強化了剛性重量比以及整車的空力設計細節。」

 

Langma至2017已經在UCI的賽場上證明了自己,在短短的4年中,拿到47場比賽勝利以及6座國家冠軍的頭銜。Coryn Rivera在2018年的美國國家公路車錦標賽騎上Langma拿下勝利,之後的兩年CCC-Liv車隊也騎著Langma征戰四地,尤其車隊主將Marianne Vos與Langma可說是合作無間,共計拿下23座單站冠軍、女子環法賽冠軍、UCI世界巡迴賽積分總冠軍以及多個勝利。與CCC-Liv (今年改名為Liv Racing WorldTeam) 的頂尖選手合作、經過無數次的測試與開發,Langma Advance SL Disc正式成為2021賽季的職業車隊隊車。

 

「Langma Advance SL Disc是一台非凡的公路競賽車,速度快、效率高。」 今年三月在Le Samyn des Dames比賽中,騎上全新Langma獲得首勝的Liv Racing WorldTeam比利時籍選手Lotte Kopecky 說:「它的力量與踩踏性能,讓我深深地相信我會贏得比賽。」

6

▲Liv Racing WorldTeam

 

Langma Adv SL Disc 的三個頂尖性能

 

Langma Disc系列總共有3個等級,共5個價位帶,包含Langma Advanced SL Disc (1個價位)、Langma Advanced Pro Disc (1個價位) 與Langma Advanced Disc (3個價位),來看看頂級Langma Advanced SL Disc 的三個頂尖性能。

 

 

極致輕量與效率


Langma的車架是由極輕量的Advanced SL最高等級碳纖材質所打造,利用連續纖維技術,減少碳纖布料重疊面積,加強車架剛性,並且減輕60克重量,你將會感受到加速的即時回饋、更順應的路感以及輕快的爬坡體驗;另外,半透明的車架塗漆中,清楚的顯現碳纖維的結構及紋理,讓整台車帶給人更輕量快速的視覺感受。

 

9

 

絕佳操控

 

新一代的Langma強化了前叉的側向剛性,較上一代增強了50%,提升操控的精準度與回饋手感。加大的前叉龍頭與全新的Liv Contact SLR車手把在不犧牲空力效益的前提下,加強了操控能力。整合碟煞設計也有效的提升了任何狀況的制動力。最大胎寬容許提高至30mm,帶妳應付更複雜的過彎及路面。

 

7

 

空力效益

 

更新的橢圓截斷管型,有效在大範圍的角度中減少阻力,更在平路、下坡及迎風等狀態下,減少瓦數輸出,更省力。同時,隨著無數次的測試及精修之下,也將空力科技套用在全新的全碳纖維材質Variant SLR座桿上,另外,搭配了全新的CADEX 36 Disc輪組,其所帶來的抗側風性能,讓妳在終點的衝線更如魚得水。

 

8

 

2022年式Langma全系列到貨

 

2022年式 Langma Advanced Pro Disc與Langma Advanced Disc皆應用了Advanced專業等級的碳纖技術、空力橢圓截斷管型設計與對稱式空力碳纖前叉,並且整合碟煞與加大胎寬容許至32mm。同時搭配Liv全新的車手把、Liv女性專屬座墊、Variant空力造型座桿與無內胎系統(少部分車款無搭配),提升競賽級的騎乘體驗與表現。

 

車架尺寸範圍提供XXS至 M 尺寸,2022年式車款已全面到貨,請洽各地區Liv經銷商www.liv-cycling.com

 

Langma產品線:

Langma Advanced SL Disc  $280,000

Langma Advanced Pro 1 Disc –AX $118,000

Langma Advanced 1 Disc QOM  $78,800

Langma Advanced 2 Disc QOM $65,800

Langma Advanced 2 (圈煞,車架未改款) $49,800

 

 

LangmaAdvSL angle crop JeffClarkPhotography

從Langma系列的5款車來細看,最高階的是Langma Advanced SL Disc-Red,要價NT$280,000,搭配了CADEX 36 DISC輪組與SRAM RED eTap AXS 12速電子變速,頂規的配置適合追求極限,想在競賽中爭取一席之地的女性勇咖!

 

不過在台灣市場,可能最受歡迎的,會是第二階的Langma Advanced Pro 1 Disc –AX,要價NT$118,000,對多數人來說比較容易下手,但也搭配了最新的SRAM NEW RIVAL eTap AXS 12 速電子變速,很有吸引力,還有Giant SLR 2碳纖輪組,並且在變速系統上搭配了更適合女性的超輕齒比(大盤是48/35T、飛輪10-36T),再加上碟煞系統,在性能與規格上可以說該有的都有了。也採用了變色龍塗裝,在外型上更亮眼、鮮豔,如此內外兼具,相信會是符合多數女性車友需求的一款好車。

10

 

 ▲第二階的Langma Advanced Pro 1 Disc–AX,要價NT$118,000,更符合多數女性車友需求。

 

Submit to FacebookSubmit to Google Plus
2021-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