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這篇發表在01的《單車淡蘭,一個在近代發展軌跡中認識北台灣的路網簡介》中,我們曾介紹過《單車淡蘭》整架構(註),也簡介許多景點。實際上我們的遊程設計不是單純的路線景點串連,而是「以自行車為主要交通工具,依照預定或彈性的路徑連續行進,在移動過程中用身體感官去感受沿途地景與文化」。換句話說,我們不是只是騎車,而是把沿途的空間與地景編成一個「故事」,透過踩踏碰觸台灣的人文歷史。
車友們都知道騎車很棒,但是如何能向下紮根?佳興國小攜手篤加國小與佳興國中,在6月6日共同舉辦「騎出新視野,看見新未來」單車小旅行活動,有百位師生參與,騎乘自行車走訪台南大北門地區,展開一段融合運動、藝術、文化與生態的深度探索之旅,讓更多學生深入認識自己的家鄉,並培養堅毅與團隊合作的精神。
在2024年正式通車的「雙新自行車道」,在新竹縣與桃園市全力合作推動下,透過總長230m跨溪(福興溪)的自行車水泥橋道,讓新竹的新豐濱海自行車道和桃園的新屋綠色隧道,讓新字輩的哥倆們相連接,以提升濱海觀光發展。
騎過環花東或是環島時走台 9 線的車友,一定都會注意到這條跟台 9 線平行的玉富自行車道!下次再經過時,記得從玉里車站旁的起點開始騎,就可以騎完全程 10km 的玉富自行車道,到東里即可再接回台 9 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