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車誌-Cycling update

自行車手的旅外之路

C128T02 8

▲(Photo:捷安特)

 

圖、文︱吳敏正

採訪協力︱大叔愛輪事、捷安特、美利達

 

不管是選手或是車友,許多人都有著到歐洲騎車的夢想,歐洲可以說是自由車的殿堂,擁有百年歷史的單車品牌與三大環賽,而且絕大多數的職業賽事都在歐洲舉行。因為在歐洲大陸,車手們跨區到各國家去不需要個別的簽證,也不用搭飛機,坐車就能到得了,因此能參加比賽的機會是更多的,可說是最好的練兵場。台灣的自行車界,不管是個人、車隊或企業,都在積極培訓人才,努力把台灣車手推向歐洲,朝著三大賽前進而努力著。

 

車手前往歐洲的單車絲路

 

亞洲車手前往歐洲移訓,主要是源自日本的知名車手福島兩兄弟,他們最初在泰國辦了冬季的訓練營,後來哥哥福島晉一到法國騎車,弟弟福島康司也接著在法國跟著一個老教練騎車,開啟了亞洲車手前往歐洲、法國的「單車絲路」。後來陸續有許多車手,還有2019 年前往法國訓練、參與比賽的車手李冠賢,都是循著這個管道去圓夢。

 

李冠賢在2019 年首次加入福島晉一教練籌辦的「亞洲車手菁英計畫」,前往法國做訓練,加入當地的俱樂部車隊。藉由完善的分級制度,與實力相當的對手競爭,相互切磋來突破體能瓶頸,並累積大量的經驗,以學習如何贏得比賽的勝利!之後他在2022年也再度前往法國,甚至累積了更多在當地的經驗與資源後,李冠賢也希望能像日本福島晉一教練,在法國建立一個訓練站,讓未來台灣有志旅歐的車手,能循序漸進地去挑戰歐洲賽事。

 

C128T02 1

▲亞洲單車學院車手一同在法國基地營合照,左一為福島教練。(Photo:李冠賢)

 

馮俊凱交棒杜志濠

 

至於車友們都相當熟知的台灣一哥馮俊凱,則是由美利達引薦,在2015 年進入了當時的藍波美利達車隊,成為第一位進入一級職業車隊的台灣車手。目前他因為生涯目標的改變,希望能在亞錦賽累積積分,爭取進軍2024的巴黎奧運,已經在2023 年,同樣由美利達自行引薦,加盟加盟宇都宮閃電車隊,目標亞巡賽與日本國內聯賽的舞台。

 

同一時間,巴林勝利車隊正式宣布,與「台灣濠小子」杜志濠締下兩年合約,也讓小濠成為台灣第二位登上一級職業車隊的選手。隨著馮俊凱決定轉往日本宇都宮閃電車隊發展,旅歐7 年的濠小子在25 歲的年紀接下凱哥的棒子,學習在頂級的隊伍當中站穩腳步,進而在歐洲賽場尋求更大的突破。

 

捷安特全球潛力選手培訓計畫

 

巨大集團則是2023 年推出「捷安特全球潛力選手培訓計畫」,預計將從全球各地,每年最多選出12 人赴西班牙參加Lizarte 俱樂部車隊進行10 天訓練營。最後選出2人參加Lizarte 俱樂部車隊進行6 周參賽計畫,最終決選1名車手隔年可以加入Lizarte 俱樂部車隊參與整年訓練及賽事。希望在1 至2 年內將選手加入世界二級的Kern Pharma 車隊, 最後再經過1 至2 年加入BikeExchange-Jayco 世界一級職業車隊。未來期許協助像台灣等國家的車手有機會進入歐洲職業車隊,甚至成功闖進環法賽事。巨大集團還有計畫在今年加送1 名教練赴西班牙參與訓練,以期吸收國外職業車隊最新的訓練方式,回台後來協助訓練台灣車手。

 

勇於踏出這一步,參加了「捷安特潛力選手培訓計畫」前往西班牙接受挑戰的,包括有哥倫布車隊Columbus Cycling Team 的陳玄曄和李廷威,前勁洲際職業隊Action Cycling Team 的張誌盛和宜蘭培訓隊的何彥誼共4人,帶著天份與熱情前往西班牙參加培訓,爭取加盟職業車隊的機會!在經歷了兩個階段的訓練與比賽後,結果最後是由宜蘭培訓隊何彥誼,入選在2023 年前往西班牙培訓一年的機會。越野、公路雙棲的何彥誼把同樣雙棲的荷蘭車手范德普爾(Mathieu van derPoel)視為偶像,他說:「我聽到這個計劃時就很興奮,一直有職業車手的夢想,沒想到巨大真的幫我們開啟了這一條路,也避免選手還要自己去歐洲衝撞的危險。」

 

C128T02 4

▲參與「捷安特全球潛力選手培訓計畫」的四名台灣小將,左起:何彥誼、李廷威、陳玄曄和張誌盛。(Photo:捷安特)

 

張家豪旅美讓自己開了眼界

 

同樣透過業者協助到國外訓練的,還有三鐵選手張家豪,在鐵人三項運動已經拿下各項賽事超過100 面金牌的他,18 歲時也曾經在KHS 功學社的贊助下,隻身前往美國接受短期的職業車隊訓練,來提升個人的自行車能力。他提到,除了接觸車隊的管道,資金也會是一個主要的問題,都會滿仰賴廠商的支援。當時他也是住在廠商的家裡,再跟車隊一起訓練,盡量節省開支。去了一趟之後,張家豪覺得讓自己開了眼界,他發現當地的選手比較自主獨立,目標很明確,除了集訓日之外,都是自行練習,他們每個人的課表跟訓練的方向,都是自己安排的,和他自己過去的思維很不一樣。

 

「近幾年美利達、捷安特一直有在協助選手,往歐洲去挑戰,讓台灣選手有機會去接觸到歐洲的比賽,之後要不要、能不能繼續待在那邊,當然選手自己還是要需要努力。」馮俊凱建議年輕車手,當自行車業者提供這些資源,選手真的要勇於嘗試,好好把握難得的機會,去試看看自己有沒有那個能耐。

 

C128T02 5

▲三鐵選手張家豪(左),也曾經在KHS功學社的贊助下,隻身前往美國接受短期的職業車隊訓練。右為功學社單車學校校長謝政寬。

 

台灣選手和國外的差距

 

車友們一定會覺得,整體的自行車運動水準,台灣仍和其他國家有一段差距。馮俊凱認為,跟台灣整體的自行車文化、運動風氣仍不普及脫不了關係。歐洲的小朋友他們很早從五、六歲就開始騎腳踏車,形成習慣、培養技巧,更進階建立青少年比賽的組織, 一步步往上,U18、U23 一直到菁英組,有一個很成熟的體系,所以他們的市民選手都有很多的實戰經驗,比較能夠銜接到職業選手。

 

反觀台灣的選手, 可能現在比較多是喜歡騎車、自己訓練,透過網路找尋知識、資源,不然就是就讀國中的體育班,也是到國中後才能真正接觸到比賽,可是在更小的時候沒有建立技術層面,就直接跨出去到比賽;而且這還是只在台灣,如果選手們出去到國外,就會更感覺到差人家一大截,所以為什麼爭取旅外的機會,就是要增強自己的技術經驗,這也是絕大部分車手會到國外騎車的原因。

 

在騎乘風格上,馮俊凱認為,台灣選手也會表現出比較缺乏自信,如同前面提到的,台灣選手相對缺乏經驗與技術,在比賽中就很難去卡位,畢竟真的少了很多實戰經驗,還是會呈現出滿大的落差。因此如果個人的目標是職業選手,旅外經驗是必需的,甚至是越年輕越好。

 

馮俊凱回顧他個人的經歷,從加入國家隊,然後2013 加入Champion System 車隊,之後有機會到美國,再到加入加盟藍波-美利達一級車隊。對他來說,最大的改變除了體能的提升之外,技術與經驗才是旅外後最重大的轉變,像是怎麼帶主將,去卡在好的位置,在一些小路怎麼轉彎,在危險的路段如何去趨吉避兇,讓自己全身而退。經驗則是像在哪些時間點,可能會突圍,什麼時間點有可能會製造一些關鍵的機會,這些就是經驗。「如果是你的層級是在國中、高中階段,透過比賽訓練去磨練,也許還能應付;但若是要挑戰亞洲最好或者是世界水平,那在台灣一定是不夠的。」馮俊凱說。

 

車手需要實戰的經驗與刺激

 

在2019 年首次的法國行之後,車手李冠賢深刻感受到,如果要在自行車運動往上發展,一定要到歐洲,原本他也準備好機票要在2020 年再訪,不過受到疫情影響未能成行。之後他加入了在台灣註冊的MEIYO CCN Pro CyclingTeam 職業車隊,成為該車隊繼陳建良之後第二位台灣選手。但在疫情之下,亞洲的賽事完全停擺,一年中未曾參加任何一場職業賽事,相當可惜。隨著2021 年歐洲賽事陸續解封,他也決心花一段更長的時間旅歐,去學習自行車競賽與文化,了解如何融入,所以他在2022 年2 月再去了一次法國。

 

但相隔三年之後,重新回到法國其實讓李冠賢相當挫折,儘管過去三年都規律訓練,自己在操控、體能上有所進步,但進步的幅度卻讓自己很失望,歸根究柢,仍是少了實體賽事的經驗與刺激,像是卡位的技巧就得靠實戰去累積。李冠賢說,在台灣的賽事,通常在開賽後幾個坡拉一拉,集團可能就縮小到只剩十來個菁英好手,不太會有激烈的卡位。但在法國參加屬於自己等級的賽事,兩三個爬坡後,可能還是有50 個人,只要一不小心就又被擠到隊尾;尤其在終點前的衝刺,卡位更是激烈,經驗不夠很難擠到前面,就根本沒有獲得好成績的機會,這也是為什麼他會覺得旅歐去經歷實戰這麼重要。

 

C128T02 3

▲杜志濠(左)感謝一直鼓勵他堅持不懈的前輩馮俊凱(右)。(Photo:美利達自行車)

 

杜志濠的一級車隊冬訓體驗

 

如果能有旅歐加入職業車隊的機會,除了能參與更多賽事,當然也就會有更多資源,像是2023年正式加盟巴林勝利車隊後,杜志濠首先參加了開季前的冬季訓練營,這是他和巴林勝利車隊第一次正式見面。除了啟動大量的訓練課程,利用聖誕節前兩週的時間, 充分認識隊友和工作人員,調整器材、領取裝備、測試新品, 接受來自贊助品牌的重要訊息,並且完成身體的必要檢測,都是邁入新年度前不可或缺的整備工作。

 

「一般人可能不太了解,為什麼練車要飛到世界的另一頭,其實這段期間有很多細項的東西要做,這兩個禮拜過得非常充實。從晨操開始,每天都是滿滿的會議、訓練、按摩,所以其實還滿忙的。車隊訓練量算是很大,和我過去啟動賽季的方式很不一樣, 這也讓我感覺到,身體能夠承受更大的負荷,我想明年在時數和公里數一定會提升到一個程度。」杜志濠說:「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有太多車隊一直在鑽研計時項目,車隊也開始更重視這一塊,並且聘請相關的工程師進駐,協助選手做騎乘姿勢的評估。加上UCI 放寬計時賽設定,在車隊選手身高普遍超過180公分的情況下,大家在姿勢上都做了一些調整,未來我也有機會接受空力測試,這個前所未有的機會,讓我覺得特別興奮!」

 

此外,車隊的營養師團隊也特別為他量身規畫飲食菜單,杜志濠分享,「在和車隊營養師討論後,營養師為我在賽季中各個階段,設定不同的體重目標。因為在大量訓練時,需要的食物遠超乎一般人的想像,量真的非常多。因此我們要很清楚不同的食物帶給我們哪些營養,搭配有系統的菜單規劃,以及正確使用補給品和增補劑的知識等等,這些是巴林在新年度特別優化的一塊。」

 

接下來杜志濠今年新賽季的首要重點會是3 月份的環台賽,緊接著他將前往歐洲以賽代訓,以便更好地銜接5 月的埃施伯恩-法蘭克福(Eschborn-Frankfurt)和環匈牙利(Tour de Hongrie);而6 月泰國亞錦賽的個人計時項目,會是濠小子勢在必得的一戰,這也關係到他能否取得杭州亞運出賽資格,加上年底的全運會和全國錦標賽,這將會是非常充實的一年。

 

C128T02 6

▲新年度杜志濠選用美利達銳克多戰馬應戰,迎接賽程安排相當精實的一年。(Photo:美利達自行車)

 

學習外國語是旅外第一步

 

至於旅外會遇到的困難,最主要的還是語言,到美國移訓的張家豪說,常常在國外比賽,別的選手在聊天,自己聽不懂、跟不上的時候,自己回去就知道要在語言上再加強;就好像在比賽中跟不上,自己知道不足,回家就只能更努力了。所以至少一定要會英文,出國去才能跟別人溝通。

 

馮俊凱也分享, 車手到國外去,當然最初可能會有人幫忙帶一下,但不可能有人會整天跟著,或一直幫忙處理,所以隻身在外,絕大多數的事情和時間都得靠自己。而且雖然多數台灣人都會一些英文,但歐洲地方很多都講西班牙文跟義大利文,英文在當地不見得有用,因此要到歐洲去,前提一定要會英文,之後可能會再需要熟悉第二個外國語。

 

像是到法國騎車的李冠賢,就必須再進一步學法語。「語言會是個很大的問題,不過隨著科技發展,手機也越來越方便。」李冠賢分享,因為他要待在法國的時間超過半年,學生簽證是比較容易取得的,所以李冠賢就從語言學校著手。但他也坦言,法文是種優雅而且細膩的語言,但從頭開始學習法文也讓他很燒腦,很多時候都可以透過手機的翻譯來協助,只是需要很多時間,所以語言的提升還是必要的。

 

語言之外,還有一個比較大的困難,就是環境的適應,因歐洲的自然環境跟台灣很不一樣,冬天會遇到下雪,台灣人可能就很難去適應那種很冷的環境。

 

「不過台灣車手要到歐洲去,當然也是比較辛苦的。」到西班牙移訓的何彥誼說,他所參加的車隊裡,當然也有其他國家的車手,但他們大多同樣來自歐洲,離家不會太遠,想回家就回家;天氣、環境、生活習慣、飲食都差不多,語言上容易溝通,實力也相近。相反的,台灣車手得忍受一個人離鄉背井,各方面都要去適應,因此就得要更能抗壓才行。

 

另一個常遇到的狀況就是種族歧視,張家豪認為,黃種人到美國,多多少少會遇到這問題,有時參加比賽,甚至會有人問為什麼會有亞洲人?「但是我還好,就是笑笑看待,」張家豪說:「出了亞洲難免會遇到,就當作是酸民就好。」

 

至於在出國的費用上,由於每個人的狀況、行程不同,很難一概而論,不過李冠賢以他這兩次旅法經驗,大約估算,歐洲來回機票約NT$4-6 萬元,住宿、交通、飲食每月約4 萬元左右。

 

C128T02 15

▲英語能力可說是旅外的基本門檻,出國去才能跟別人溝通。

 

打造更良好的自行車競賽環境

 

雖然說越早能出國旅外越好,但畢竟也是要就學,而且台灣人會有兵役的限制,所以也不可能在國高中之後就一直留在國外。對此,馮俊凱也建議,年輕車手們在台灣的時候一定要把體能的基礎顧好,然後在16 到20 歲這個階段,是吸收最快,提升得最快的年紀。能出國去看看是最好的,甚至也不用去整年,利用暑假的兩三個月去國外磨練,「如果能撐得過去,你會成為一個很好的選手」。

 

李冠賢也認為,如果車手要到法國、歐洲騎車,主要應鎖定市民菁英組的賽事。但想要能在該級別的賽事中完賽,如果大略地以功率數據來看,車手自身的「功率/體重比」(俗稱「推力比」)應該要有4.5 以上,比較有能完賽的機會,像是一般體重大約70kg 的車手,FTP 要能超過300W 以上。他也坦言,如果車手自身的體能、功率沒有達到這個水準,那其實就先留在台灣訓練起來再說。

 

但如果無法出國去,那麼就只能期待台灣能有更良好的自行車環境。馮俊凱也認為,其實近兩年台灣有越來越多的賽事,不管是小型地方賽事或俱樂部賽事,都讓車手有目標、有競爭,就會更積極找方法、讓自己變得更強。馮俊凱回想自己在國中階段, 也很喜歡參加比賽,當時騎士協會舉辦了很多城市的分站賽,透過賽事的回饋,不管是成績、成就感,甚至是獎品、獎金,都會讓選手更樂於訓練。

 

其實台灣早期騎士協會的俱樂部聯賽,除了每5歲為一組的分年齡組外,也用實力來更細分組別的強弱,菁英組、市民菁英組、市民組。只可惜2015 年後聯賽漸漸萎縮到消失,其他比賽規模越來越小,使得選手能從比賽中吸取經驗的機會也越來越少。

 

如今在台灣一年實際比賽的時間可能就20 天,相較之下,車手們待在歐洲,一年可以比上五、六十場賽事,這差距是相當大的。當聯賽取消之後,競賽的人口減少,許多好手也被迫到國外比賽,使得台灣賽事少,賽事中又少了好手能夠同場競技。

 

C128T02 2

▲雖然很多台灣車手都想到國外騎車,但能有機會卻沒幾個,也因此馮俊凱在台灣的時候,也會把他在海外學到的知識、賽事中得到的經驗,儘量傳承給他周遭的年輕車手們,甚至怎麼接受媒體採訪該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相信對阿凱熟悉的車友,一定也都感受到,阿凱到國外騎車後,面對鏡頭確實變得更大方,接受訪問也能侃侃而談。

 

歐洲的賽事分級明確

 

2022年實際在法國待了半年的李冠賢提到,歐洲的賽事實在太多了,而且分級明確,像是法國的賽事有國際型的,以及全國型和區域型的地方賽事;高階車手會參加國際型和全國型的賽事,幾乎每個星期都在各處跑比賽,一週最少都有兩場賽事,一整年下來輕易就能超過50 場賽事。也因此許多當地車手都是在平日騎乘有氧訓練、累積騎乘量,週末則參與高強度、長距離賽事,以賽代訓來提升自己。

 

李冠賢進一步解釋,法國執照的制度比較嚴謹,一定要辦選手證才能參賽,車手分為菁英組(ÉLITE),以及分市民菁英有三個等級,再往下市民組還有五個等級。

 

他舉例,像是馮俊凱和杜志濠,都可以歸在菁英組;而市民菁英組一級,已經是大約亞洲洲際車隊的水準了。台灣前十的車手,則大約在市民菁英的二跟三級。一般車手們都會在相對應的級別賽事裡磨練,當然也可以跳級別參加到市民菁英一級對應的賽事,但騎起來會相當辛苦。市民組一級的程度,對比台灣選手,差不多是規律訓練的市民菁英車手,也就是大約台灣前十名以下的選手。

 

而以李冠賢自己來說,在法國主要是跑市民菁英三級和市民一級這兩個等級之間,通常他如果跑市民一的比賽,大概可以得名,如果跑市民菁英三的比賽,大約在前段班,但得名就有困難。

 

李冠賢也觀察到,除了比賽多,當地人另一個優勢,是下班後的時間也比較多,法國人每週工時約為35小時,而且正職工作來說,一年有5 週特休,所以他們的確有較多的時間騎車,另外在暑假期間也能長時間進行騎車與訓練。

 

C128T02 14

▲台灣的車手們需要更多的賽事舞台。

 

96聯賽讓選手有舞台

 

還好在各界的努力下,台灣的賽事也有日漸興盛的趨勢,像是這兩年越辦越盛大的「96 聯賽」,有設計積分、分級制度,堪稱目前全台最高級別聯賽,而且有總冠軍、登山王、衝刺王以及新人王各獎項。在2022 年底送出100萬元獎金,可說是台灣自由車聯賽的新高,為台灣的自由車競賽注入活水,也振奮車手士氣。96自轉車董事長楊倩玉在受訪時就說,「當初成立聯賽,很多人不看好,不但無法賺錢,還勞心勞力。但我們還是希望能為台灣自由車壇盡一份力,這一切不是為了96 自轉車,而是要讓台灣車手看到希望,也希望培育更多人才。」96 聯賽在2023 年就有7站,至少讓車手們看到舞台就在那裡,目標就更明確。

 

C128T02 7

▲堪稱目前全台最高級別聯賽的「96聯賽」廣受好評。

 

台灣人有沒有機會站上三大賽?

 

「也不是不可能啦。」阿凱樂觀地說,這應該是可以期待的,因為美利達開通了一條一級車隊的路,讓台灣車手像是現在杜志濠加入巴林勝利車隊;捷安特也是,讓車手能有機會一步步往加入BikeExchange-Jayco 一級職業車隊邁進。機會到了,剩下的就是選手自己要去掌握,只要選手的能力能站穩一級車隊,未來是有機會的。他也希望台灣的車友們能關注並為車手們加油打氣,「就算是酸民,至少他也有關注到你,車友、民眾的支持,都是無形但重要的前進動力。」阿凱非常正向的回應。

 

同樣的,李冠賢在法國移地訓練後,心得是亞洲人的資質不一定比歐洲人差,但比賽與訓練環境和群眾支持度確實相差很大。福島晉一教練所開啟的亞洲菁英計畫,就是希望能讓亞洲好手能與歐洲車手處在一樣的環境;而李冠賢除了在2022 年再度回到法國訓練,其實他也計畫在2023 年繼續待在法國,除了讓自己更加提升外,也希望能為有心走進歐洲發展的台灣年輕車手,牽起一條邁向職業車手的新絲路。

 

李冠賢說,2022 年他在規畫自己的法國行程時也意識到,畢竟自己已經接近30 歲了,成長的空間有限,所以他除了幫自己找車隊,加入俱樂部競賽。他同時也在摸索,如何幫其他人辦選手證、加入車隊,帶其他去參賽。

 

在2022 年到法國後,前三個月,李冠賢把如何帶其他年輕車手到法國騎車,大概搞清楚之後,就決定把自己現有的資源與其他年輕車手分享,讓他們能早一點到法國來體驗與競賽,於是他半贊助一個名額,與他一起刻苦地在法國訓練與比賽;另一個更年輕的車手則是自費前往,冠賢協助他到寄宿家庭、安排賽事。儘管艱難辛苦,但因為他相信,法國競賽制度分級細緻且明確,年輕車手們只要能腳踏實地累積經驗,一階一階爬上去,就有機會進入職業車隊,希望藉此能夠在貼近現實線的可能中創造效益,在2023 年他也將繼續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阿凱也鼓勵台灣選手不要枉自菲薄,台灣選手現在已經在亞洲能夠拿成績了,首先要繼續往前面的名次站穩,在各界的一起努力之下,要繼續把台灣選手、中華隊的競爭力往上提升,尋求突破。

 

C128T02 10

▲實地到西班牙參加訓練練,讓台灣小將們學習歐洲車手的騎乘技巧以及車隊的訓練分工。(Photo:捷安特)

 

C128T02 11

▲2022年李冠賢(右二)帶著兩名年輕車手,分別是U17曾奕維(左一)與U15蘇禹安(左二)一同前往法國訓練。(Photo:李冠賢)

 

C128T02 13

▲「單車阿賢」李冠賢2020西進武嶺2:40;2020東進武嶺總排第5;2022全錦賽個人計時第4。

 

「單車阿賢」李冠賢前進法國

 

從大學社團開始接觸到自行車,第一次騎車環島後喜歡上這項運動,李冠賢進一步加入俱樂部與賽事後,更著迷於競賽的快感。畢業後他在2019年首次加入福島晉一教練籌辦的「亞洲車手菁英計畫」,前往法國做訓練。

 

在2022年3月,李冠賢獨自前往法國進行6個月的比賽和訓練,特別的是,他靠自己去募款,但他的目標,除了讓自己能在自行車賽事中有更好的發揮之外,更希望能讓台灣的自行車運動接軌國際,李冠賢希望能像日本福島晉一教練,在法國建立一個訓練站,讓未來台灣有志旅歐的車手,能循序漸進地去挑戰歐洲賽事。

 

C128T02 9

▲宜蘭培訓隊-何彥誼入選捷安特職業培訓計劃的唯一名額,今年將在西班牙與職業車隊一同訓練、出賽一年。(Photo:捷安特)

 

何彥誼三度移訓西班牙

 

從「捷安特潛力選手培訓計畫」的4名車手中脫穎而出的宜蘭培訓隊何彥誼分享,雖然兩趟去西班牙的時間都不長,但很重要的是能和國外的車手們一同生活,近距離地看他們怎麼做訓練和比賽。他也發現歐洲的車手們太常比賽了,所以很習慣比賽的節奏,控車、跟車與下坡的各種技巧也更加熟練,也因此,就算自己的FTP輸出比對方高,但對方可能更有經驗,能掌握決勝的關鍵出擊得勝。

 

而這主要的原因,當然也是因為歐洲的自行車運動風氣興盛,所以比賽的次數與規模都不是台灣能比的。像他在第二趟前往西班牙的兩週裡,就參加了 4 場比賽,而他在台灣一整年,包括公路賽、越野賽,最多也就大約 25 場以內,只比公路賽的車手們,則大多連 20 場都不到。而他今年即將再前往西班牙加入 Lizarte 俱樂部車隊參與訓練及賽事,大約四個多月,已經安排好的賽事就有 25 場了。

 

何彥誼也坦言,2022 年到西班牙參與第一場賽事時,是有點打擊信心的。因為剛到那邊,感覺自己的狀況也不是很好就下場了,幾乎是看不到其他人的車尾燈,就會覺得差距很大。但是第二場以後逐步調整,就慢慢進入狀況,在關鍵的時刻發揮自己的爬坡能力,就能騎進前二十名。因此也可以說,接受比賽的刺激是讓自己進步最快的方法。

 

當然他對於自己今年要去西班牙四個多月,也難免會擔心,不過他抱持著「去了就對了,去了總會有辦法」的想法,目前在台灣會先把自己的能力準備好,也就是嚴格執行訓練課表,也把外語能力準備好。到那邊之後,則希望先以協助隊友的角色,看清楚賽場上發生什麼事,從中去學習,為什麼別人能做到,看別人是如何去贏得勝利,等時候來到,自己總也會有機會的。

Submit to FacebookSubmit to Google Plus
2023-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