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系YouTuber一輪用真實記錄熱愛
圖︱一輪、文︱黃沛晴
「你今天運動了嗎?」清新口吻搭配爽朗笑容的問候,是 YouTuber「一輪」的招牌。相信車友們都不陌生,她的頻道以運動日常為主軸,從跑步、登山、自行車、自由潛水到鐵人三項,一輪總是在嘗試各種可能,她期待被推坑,也開心邀請觀眾朋友們一起加入運動的生活。
對一輪來說,騎單車的契機不在於一場競賽或某次壯遊,而是一種生活的自然延伸。大學畢業後的一輪,一開始只是單純地透過跑步達成規律運動的習慣,沒想到在路上遇到的鐵人隊熱情邀請下,開啟了她的騎車人生。一輪說:「我是踩飛輪 5 分鐘就超級累的人,當時覺得怎麼可能騎單車會有多好玩。」但是愛運動的人都有一種感染力,那種真誠的感覺讓一輪買下了人生中第一台公路車,甚至踏上環島旅程。
原本只是用手機記錄日常、拍些生活影片的一輪,因緣際會下收到夥伴也就是現任攝影師的邀請,拍攝介紹各類運動的影片,但是對於一輪來說,自我意識較強的她,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會更輕鬆自在,於是頻道走向漸漸成為了記錄一輪的運動生活。一路上與觀眾建立連結與互動,雖然拍片的過程中,也曾對成為公眾視野感到赤裸或是懷疑,也曾猶豫這份職業是否會收入不穩、是否會熱情耗盡,但內心那渴望分享並獲得價值與成就感的聲音,最後說服了一輪踏上這條不確定卻充滿可能的路。「我覺得這個世界很美好,我想要帶大家一起看見。生活模式有很多種可能性,如果可以透過我的力量去分享這件事,我會覺得很快樂。」一輪說。
▲一輪透過分享生活、分享世界,找到快樂與成就感。
影像中的自己 是分享者也是陪伴者
如果說「單車」是一輪的生活重心,那麼「鏡頭」便是她對世界開啟的另一扇窗。一輪的頻道主題圍繞著「騎乘與生活」,不是華麗炫技的挑戰,也非艱難征服的紀錄,而是一種溫柔陪伴的節奏。從清晨出門前的一杯咖啡,到騎完回家,洗衣曬裝備的午後陽光,全都自然地流進影片中。
運動型 YouTuber 的特質之一,就是身體與情緒都與內容高度綁定。一輪坦言,這和一般開箱、美妝、談話類型的創作不同,「你累的時候,觀眾看得出來,你有進步,他們也感覺得到。」持續產出的關鍵,不在於找新梗,而是忠於自己的生活節奏。創作最大的秘訣其實是接受有些日子沒那麼完美,但依然值得記錄。一輪說:「很多內容我們是沒辦法經過設計的,都是當下最真實的呈現,有時候可能會有點亂,但觀眾朋友看起來會覺得可以跟一輪一起成長,好像跟著你一起活了你的人生的感覺。」在觀眾心中,一輪更像是一起生活的朋友。
帶爸爸上武嶺 家庭關係更緊密
「我覺得我不是那種『教學型』YouTuber,我就是十分真實,又有點嚴肅、嚴格的運動愛好者。」一輪這樣形容自己在線上的角色。在她的創作旅程中,只要有比賽有目標,她就會拚盡全力的去準備、去努力,每一支影片都是體力活也都彌足珍貴,完成了包括雙塔、北高、武嶺等挑戰。近期帶著爸爸上武嶺的寶貴經歷,也讓一輪印象深刻。
其實過去爸爸就曾自己報名參加武嶺盃,但在翠峰挑戰失敗無法繼續前進。當時一輪因拍攝、訓練繁忙,無法陪伴爸爸。直到婚期將近,一輪覺得應該要在結婚前,親自帶爸爸再挑戰一次,爸爸也說走就走,為此展開兩、三個月的備戰期。不同於科學化的訓練計畫,一輪選擇用「陪伴」取代「菜單」,清晨陪爸爸出門爬坡、找簡單路線循序漸進,保持運動的樂趣。雖然心裡難免擔心:「他爬坡速度真的很慢,真的能騎完嗎?」但在挑戰當天,爸爸穩穩前進,沒有喊苦,60 歲的爸爸成功挑戰武嶺,真的是很重要的成就,也是一段很有價值的父女回憶。
「我們能一起做這麼健康、熱血的事情,真的很有意義。這次我有一種我長大了,有能力照顧爸爸了的感覺。」一輪說,她負責幫爸爸配速、補給、加油打氣,從中發現照顧者角色悄悄對調。媽媽這次也主動放下手邊工作,與兩人同行幫忙補給,一場騎乘變成了溫暖的家庭活動。這段旅程不僅讓父女感情更加緊密,也讓爸爸展現了前所未見的轉變:早起運動、交朋友、個性變開朗。從原本對退休生活感到茫然的他,到現在開始思考騎車、跑步、帶孫子等各種可能。這趟父女共騎之路,不只是為了完成挑戰,更是彼此人生中,一段無可取代的深刻記憶。
▲一輪(左)帶著爸爸(右)挑戰單車上武嶺,媽媽(中)則負責補給跟隨在後。
準媽媽與運動愛好者的平衡
身為一位正經歷懷孕階段的準媽媽,一輪的生活節奏有了很大的轉變,懷孕後的每一天都像是一場觀察身體與心理變化的旅程,「每天都有一點不一樣,一週後就會發現自己的狀態完全不一樣了。」即便已經刻意降低創作與工作負擔,但身體與心靈依然出現不小的落差,讓一輪感到失落與無力。「我沒有以前那麼有活力、那麼靈活了,就算休息了,還是追不上自己心裡想做的事,真的會很失落。」
除了面對自我轉變,一輪也感受到社會對孕婦的種種「應該」與「不可以」。她坦言,台灣對孕婦的限制特別多,從飲食到行動,時常充滿無形壓力。「我聽過一句話蠻認同的,大家都期待媽媽要溫柔、堅強,但同時又給這個角色很多限制,那我們怎麼能期待她成為那樣的女人呢?」
一輪用自己的方式回應這些框架,繼續運動、繼續創作,也透過影片打破傳統對孕婦的刻板印象,運動成為她撐過孕期變化的重要力量,也是她最接近原來的自己的時刻。雖然懷孕後無法再跑四分速,但她仍堅持用相對緩慢的步調繼續跑步、爬山、騎車、潛水,「即使我現在帶著另一個生命在跑,身體沉重、不舒服,我還是完成了,這讓我感覺自己更強大。」
在「創作者」、「準媽媽」與「運動愛好者」三種身分之間來回切換,對一輪來說,是一種學習放下完美主義的歷程。她開始明白,人的角色不是切割式的,而是流動式的。有些時候一輪是媽媽多一點,有些時候是創作者佔比較重,但這些都沒關係,重點是她沒有失去自己。
▲懷孕中的一輪依然保持運動習慣,熱衷上山下海。
▲懷孕中的一輪依然保持運動習慣,熱衷上山下海。
▲懷孕中的一輪依然保持運動習慣,熱衷上山下海。
▲懷孕中的一輪依然保持運動習慣,熱衷上山下海。
創作者秘辛 不忘熱情初衷
在數位內容爆炸的時代,成為 YouTuber 看似是一條光鮮亮麗的路,但對全職經營的單車 YouTuber一輪而言,這條路走來並不輕鬆。「如果你是為了賺錢才做 YouTube,我真的會勸你不要,太困難了。」一輪坦言,影片製作背後的時間、金錢與精力成本遠超乎外界想像。
儘管如此,一輪依然選擇堅持創作,原因很簡單,因為她真的熱愛。她說,YouTube 是個誠實的媒介,沒有經紀團隊、也無法完美包裝,觀眾看得出來你是不是在做自己喜歡的事。她不靠精緻的形象吸睛,而是以真實、熱情與堅持,記錄下自己一次次的挑戰與生活片段。這些畫面,反過來也成為她在疲累時重新認識自己的依據,「回頭看,才發現自己累積了這麼多。」
對一輪而言,影片不只是創作,而是一種陪伴、一份提醒,也是傳遞熱愛與快樂的工具。她希望觀眾從中感受到開心、希望與鼓勵,「如果大家看到我這樣一個普通女生做得到,也會覺得:欸,那我應該也可以吧?」
創作之路雖艱辛,但來自觀眾的一句回饋、一次因她而開始的挑戰,都是她繼續前行的動力。「這些就是我的精神糧食」,一輪笑說,也正是這份熱情,讓她在創作與人生的旅途中,每一次都能笑著踩穩踏板,繼續騎下去。
▲對運動的熱愛讓一輪選擇持續創作。
▲對運動的熱愛讓一輪選擇持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