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公路車全面碟煞化?
過去用在登山車上的碟煞,如今幾乎已經成為了公路車的標配,各品牌成車所新推出的車款,也開始都以碟煞公路車為主流。為什麼在高階公路車款裡,幾乎全面往碟煞化發展,而圈煞短短幾年就被邊緣化了?
兩大品牌以碟煞為標配
2020年下半年,先是捷安特推出改版TCR,接著美利達也改款Reacto,兩者相同之處,就是幾乎都以搭配碟煞為主,近期其他外國品牌發表的一級車,也都是碟煞車款。業者坦言,碟煞已是大勢所趨,未來C夾在高階公路車上,即將完全消失。
在台灣捷安特發表TCR改版時,頂規車款就都以搭載油壓碟煞為主,當時業者就表示,考慮到消費者和車店可能還有C夾輪組要消化,所以仍保留2款C夾車款。而美利達的Reacto改款時,則已經全部改配碟煞。近期Liv的Langma改款推出,在台灣市場的產品線有5款,價格由高到低,前4款車都是碟煞車,只有價格最低的1款車是C夾車,而且C夾那台車架沒改款,也就是說改款後的車架只有碟煞款。
業者一般認為,碟煞公路車的優點早已大過缺點,過去考量的重量差異,如今也幾乎不是問題。比較有爭議的安全性方面,在職業車隊近幾年的使用後,也極少聽到發生意外。實際詢問台灣的車店老闆也認為,消費者現在來看車的,幾乎都是看碟煞車了。因此可以說,未來不管你喜不喜歡碟煞,但碟煞已經成為高階公路車的標配了。
▲近期Liv的Langma改款推出,已經全面碟煞化。
快速認識碟煞系統
碟煞與C夾圈煞的主要差異,就是碟煞的煞車制動方式,是使用煞車來令片夾制盤碟進行制動,而C夾圈煞則是用煞車皮,來夾制輪圈的框邊。
此外,碟煞又分為油壓式與機械式,其差異在於手感與作動方式不同。機械式碟煞就是以鋼絲(Cable)驅動;而油壓式則是在完全密封的油管中,以液壓油代替鋼絲來推動卡鉗裡的煞車來令片,夾制煞車碟盤,以達到煞車的效果。由於煞車時,機械式碟煞像C夾一樣,需要按壓把手拉動鋼絲,難免因為金屬線的摩擦力而影響,手感會較差,也比較費力;而油壓的手感會比較滑順,也更不費力。
當然相對之下,機械式碟煞的價位較低,讓消費者可以花比較少的錢,但同樣能擁有優良的碟煞制動力,而且比較容易在家自行維修,它也能與多數機械式的煞車把手相容。相反的,搭配油壓式碟煞的車款通常價位較高,而且比較不容易在家進行維修。
且油壓式碟煞必須定期進行換油,這部份建議交由車店技師處理,因為這會需要對的油品、特殊的工具與好的技術,當然這會比換機械式碟煞的鋼絲更貴。根據SRAM的建議,須每半年進行一次,而Shimano的官方用戶手冊則沒有指定時間,只説要在液壓油變色時進行更換。
由於碟煞的作動,是以來令片夾住碟盤造成摩擦使自行車減速,如果碟盤轉動不順,你一定會馬上知道,因為碟盤轉動造成的摩擦、噪音,會讓人深受其擾。
▲搭配碟煞能讓走線藏得更好,整台車看起來就會比較簡潔、漂亮。
車友不愛碟煞的原因
先來看看一般消費者,反對在公路車上使用碟煞的觀點。雖然碟煞在不斷減重,但事實上同規格來說一定還是比C夾重,所以通常還是要多花錢減重,才能達到和C夾車款相同的重量。
也有車友提到,碟煞在維修上麻煩很多,像是「碟煞車換油要NT$500,而且不能馬上拿車;換油管要NT$1,000,留車1週;找異音NT$500;來令不小心噴到油換一次NT$500」,可不是像C夾,在家裡自己就能搞定那麼容易。此外,過去在登山車流行的時代,騎過碟煞的車友就知道,碟煞的異音也是難解的問題。
過去曾在職業賽事中,發生疑似碟盤傷人事件,猶如利刃般的碟盤,會不會造成危險,產生疑慮?不過就後來幾年來看,倒也沒再看到,可見這機率也不高。比較可能發生的傷人狀況,反倒是碟煞在經過長時間使用後容易產生高溫,碟片在長下坡後溫度可以達到100度以上,不小心碰到可是會燙傷的。
▲碟煞系統讓人期待又怕受傷害。
車友選用碟煞的關鍵
而支持使用碟煞的觀點,則有包括像是,不會受到下雨影響煞車力道、全天候都適合騎乘、煞車夾制碟盤來減速,所以不會磨損輪框,更不會因為長時間磨框、過熱導致炸胎。尤其現在用碳纖板輪的車友越來越多,使用碟煞就不會有燒框的問題。
這點可以說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碳纖維輪組採用碟煞後,不會燒框、不會磨耗輪圈、制動力更好,其好處遠遠大於C夾!且現在輪組的重要性,在車友的心目中是與時俱增,而碳纖維輪組的價格更是動輒8萬、10萬,沒道理選用會磨耗、減損輪圈壽命的C夾,當碳纖維輪組全面採用碟煞,當然高階車款也就勢必要跟著採用。
不管是油壓還是機械碟煞,按壓碟煞只要更少的手部出力,在遇到長下坡時,不會握到手痛,尤其若是液壓煞車,手感就更好了。而且碟煞車款會採用前輪15mm、後輪12mm的貫通軸,其剛性與穩定性都更好,有利於下坡騎乘。另外單就外型來看,搭配碟煞能讓走線藏得更好,整台車看起來就會比較簡潔、漂亮。
▲當碳纖維輪組全面採用碟煞,當然高階車款也就勢必要跟上趨勢。
公路車碟煞勢不可擋
也有一些老經驗的車友提到,其實現今公路車抗拒從C夾轉碟煞的說法,大多都在登山車從V夾轉碟煞時就出現過了,但現在高階登山車誰不用碟煞?也就是認為目前只是過渡期,未來全面改用碟煞是大勢所趨。
但也有持中立觀點的車友認為,2種煞車都會有其愛好者,車廠應該還是要提供這2種選項。同時也有人認為,煞車是在控制速度,而非鎖死,因此「煞車力道」與「煞車時機」的拿捏,才是所有騎士最需要熟悉練習的重點。
碟煞公路車現在可以說一點也不稀奇了,可以說每個品牌都有碟煞車款,尤其是UCI自2018年開放World Tour一級車隊使用後,就經常在各大賽事中看到他們騎乘碟煞公路車,即使是一級職業車隊車手,也不得不臣服於碟煞更好的制動力與全天候的性能。
▲碟煞有更好的制動力與全天候的性能。
改騎碟煞車款 黃亭茵:要重新去適應
已經換騎碟煞車款一段時間的黃亭茵,也分享了她對於公路車碟煞的使用心得。
過去黃亭茵最初對碟煞的印象,都是來自於國外的資訊,後來有些朋友也開始騎碟煞車款,那時感覺碟煞好像還蠻危險的,因為在摔車過程中,如果人跟車摔在一起,碟盤可能會傷到車手的大腿,甚至造成很嚴重的撕裂傷。所以當她看到碟煞車款,腦中自然就先出現了一個危險的警訊。
加上周遭有些騎過的人也跟她說,碟煞比較敏感,但也怕緊急煞車、煞太緊的話會有翻車的危險;還有碟煞車是用貫通軸,騎起來的感覺會比較不一樣,在衝刺會比較穩,相對缺點是它比較重。換了碟煞車款後,黃亭茵坦言,對它還是滿有恐懼感的,因為在下坡時,如果煞太緊,會有瞬間完全煞停的狀態,跟C夾那種「順順地慢慢停下來」的感覺不同,且煞車的手感與按煞車的時間點也會不一樣,等於整個人都要去重新適應。
還有一點讓亭茵不太習慣的是,在下坡如果輕輕的按,當碟盤與卡鉗摩擦到,聲音會很大聲、很吵,有時她反而被那個聲音嚇到,剛開始換騎碟煞公路車時,騎下坡反而比較保守一點,騎久了之後才習慣,漸漸發現了它的好處。
「有一次是前面有緊急狀況,然後我突然間嚇到,只好緊急煞車,而碟煞的制動速度與敏捷性,確實讓我避開危險。」黃亭茵說,相反的,C夾在下坡時,就必須要提早按煞車,而碟煞則可以晚一點煞,如果太早按碟煞,速度會瞬間降很多。另外就是C夾在下雨天,或是路上沙石多,煞車制動力會受影響,真的遇到狀況時可能就會閃不過,造成意外或是自己「仆街」,當然碟煞就沒有這個問題。
另外黃亭茵也舉自己的案例提醒,在換車時會有一段時間要去習慣,像是她有一次在南化賽,就是騎C夾的車,在過彎的時候摔車了!那時剛好是黃亭茵兩台車子互換,同時使用兩個煞車系統,那天騎C夾車款,但卻當作是碟煞車款,煞得比較慢一點,結果在過髮夾彎時速度降得太慢,拗車的時候就整個滑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