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車誌-Cycling update

KS LEV Ci升降大平台

 

 

 C96RT02 01 结果

測試協力◎經典台灣越野單車之旅負責人和約騎者林柏呈;︱圖◎伍聖哲︱文◎編輯部

 

身為台灣研發設計升降座管的始祖之一的「KS」, 品牌涵義即為「Keep Striving」,除了勉勵自我不斷推陳出新,也是希望騎乘者在翻山越嶺時,能夠以此為信念突破自我!為了讓MTB 車友能夠進一步認識升降座管,KS 特別提供LEV Ci 升降座管給予單車誌進行評測,並且讓測試車手林柏呈自行選擇升降行程和管徑尺寸等規格,藉此實際了解LEV Ci 的性能表現!

 

 

LEV Ci 伸得您心

LEV Ci 是目前世界上重量最輕的升降座管,整組重量385g,僅比普通座管增加不到200g,能夠大幅增加許多車友購買升降座管的意願。C 為碳纖維材質、i 為內走線設計,目前提供規格30.9 和31.6mm 等兩種管徑,以及100、125 和150mm 等三種行程。足以提供公路越野、AM、Trail 和Enduro 等騎乘者的需求。

 

C96RT02 03 结果

↑操控把手相容性高。

 

雖然目前全世界碳纖技術提升,並廣泛應用於各種自行車配件,但就升降座管這一個品項而言,以碳纖維當作圓管材質,無疑是各大品牌避之唯恐不及的研發項目,不過KS 秉持著一路以來的堅持, 不斷在升降座管發掘更多的可能性,所有印上KSLogo 的升降座管,不但意味著對品質的堅持,更是一種創新的保證,讓LEV Ci 成為市面上唯一以碳纖材質為升降座管主要材料的產品。

 

C96RT02 02 结果

↑LEV Ci 是市面上少數採用碳纖維材質的升降座管,具有輕量化優勢。

 

C96RT02 04 结果

↑測試車手:經典台灣越野單車之旅負責人和約騎者林柏呈。

 

測試心得分享


本次測試車手林柏呈選擇30.9mm管徑、125mm 行程等規格的產品進行測試,林柏呈指出,為了瞭解升降座管的剛性與抗扭轉性能,特別搭載它參加12 小時的耐力越野賽,比賽中完全保持伸展狀態,結果發現LEV Ci在長時間坐姿爬坡重踩的狀態,感覺就像是一般的鋁合金座管,確實非常堅固,是可以令騎乘者放心的產品,碳纖維材質的確兼顧輕量化的特點,重量部份與一般座管並沒有差太多。

 

他本身是一位XC 愛好者,按照以往經驗較少使用升降座管,不過目前台灣的林道型態較為多元複雜,難免也會有一些路況需要升降座管來輔助,像是在非常陡峭的下坡,透過降低座管高度,藉此克服心理層面的恐懼。

 

C96RT02 05 结果

↑林柏呈認為,在高速下坡過彎時,可透降低重心增加穩定度。

 

UCI 職業選手為了競速考量,因此選擇犧牲升降座管所帶來的舒適性與便利性,若是一般XC 騎乘者的登山車能夠搭載升降座管,相信可以克服全台灣大部分的林道,即使是來到一個未知的林道或是複雜的地形,升降座管能夠扮演很好的輔助效果,並且讓XC 車的騎乘型態變得更加廣泛。

 

C96RT02 07 结果

↑林柏呈認為,若XC 車搭載升降座管,騎乘中可變得更加靈活,並且克服全台灣大部分的林道。

 

個人認為,以XC 路況而言,升降行程大約是120 mm 以內就很足夠。另外,平常在家中勤練的Pumping 技巧,若使用升降座管能夠獲得較大的座艙空間來伸展。LEV Ci 操控把手的整合性非常完美,無論是在操作上或是安裝上,都毫無違和感,座管的上升與下降的滑順度也很靈敏,特別是無段升降設計,隨時都可以調整合適高度,令人覺得非常人性化;值得一提的是,座管頭使用兩根螺絲拉桿與平衡感式設計,除了讓座管變得更加耐用,可調整角度範圍也更加多元。

 

C96RT02 06 结果

 

 

Submit to FacebookSubmit to Google Plus
2017-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