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謎卡(Mika)的9 & 11花東單車初體驗
文◎謎卡Mika│圖Lukasz Wypiór
運動項目裡,我第一沒耐心跑步,第二不喜歡騎腳踏車。
這場花東單車之旅,七天六夜,帶著帳篷來回花蓮與台東,騎乘主要路線台11與台9,是一趟極度五味雜陳的旅途:充滿了痛苦、爭吵、徬徨、不安,汗水與眼淚都曾如雨下。新買的帳篷竟是瑕疵品,大半夜在花蓮找不到住宿;連續上坡路段雙腳完全無力,看著前方遠去的背影真的好想放棄;天氣陰晴不定,還沒入夜就漆黑一片;雨天怕感冒,晴天怕中暑。還有……一轉彎就印入眼簾的山林鬱鬱蒼蒼,熱情的南國海岸線湛藍萬里,原住民朋友的小米酒與野菜山雞,完完全全投身於大自然的暢快……這一切一切幾乎在快過了三個月之後,我才能夠靜下來,好好的回憶,好好的把心裡百感交集整理成文字。我下了標題稱之:為愛而騎。因為啟程的初衷,就是為我心愛的故鄉,也為我心愛的人。
沒有特別計畫太多便直接出發,從台北搭便車下花蓮,L說搭便車有趣又能接觸很多不同的人,比起巴士、火車,更替旅程增添了未知睥。幸運的我們,除了少數幾次特殊情況,幾乎都在5分鐘內攔到車。有政大的博士生、正在出公差的政府官員、慈濟爸爸、新婚的太魯閣族少年、隔天就要搭飛機出國的生意人、面惡心善的裸背紋身哥、保險業美女、返鄉創業賣水果的年輕人……每一段路程都是不同的故事,即使這樣的方式讓我們花了更多交通時間,卻換來無價的回憶和人與人之間的交集。
▲帶著帳篷便踏上旅程。
回到家鄉踏上征途
回想大概是12、3歲那年,我記得,一如往常黏膩溼熱的夏季,仍日復一日的在白色制服與側背的磚紅色書包之間交織,每天最大的煩惱,就是下課後要不要去學校大門口對面的巷子買一塊炸薯餅來吃。某個週末吧,我跳上廂型車加入了同學的家庭旅遊,一路往南開到了屏東,三個小女生坐在後座,穿著黏了扶桑花的夾腳拖鞋,頭頂著故意違反校規的玉米鬚燙,在墾丁踏浪、吃冰棒,還拜訪了當紅的海角七號裡「阿嘉的家」。繼續往鵝鑾鼻的路上,天空很藍很藍,道路的最旁邊有幾位全副武裝的車友,專注的踏著一步一步往上坡爬。我們把車窗搖下,望著彼此輕輕數1、2、3,然後三張臉擠在一起,朝著窗外大喊:「加油!」
那段記憶像被汗水與海風浸溼了一樣在眼前模糊,幾乎已經遺忘了。直到此刻,我在花東台11線,頭上戴著安全帽,大汗淋灕,咬著牙,時不時從路邊攤販或經過車輛傳來的歡呼與加油聲,總令我忍不住嘴角上揚,也每每將我又拉進回憶裡。十年前,坐在車裡覺得好玩的我望著他們,毅力與體力都堅忍地像戰士,從來沒有想像過十年後的自己,有一天,竟然成為單車上的騎士,也有模有樣的征戰著路途。
▲從花東的台11線一路往南。
出發時的絕望與痛苦
離開花蓮市區後沿著海岸繼續往南,陰天讓傍晚成為湛灰的藍色,與L的眼睛很像。我深深呼吸,沈醉於島嶼獨有的依山傍海,為路邊自種的芭蕉一大串才50元而欣喜著,不料挑戰才正開始,約是蕃薯藤到磯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上坡路段,對一向愛好騎單車的L來說稀鬆平常,卻讓我實實在在的吃足了苦頭。心力與體力都掙扎著,看見前方轉彎後又是綿綿無絕期彷彿通往天堂的長坡,已經很努力了,時速卻勉勉強強的只有5km,望著L的背影離我越來越遠,滿心都是絕望與痛苦。
但我撐下了去,即使如此,已疲憊萬分,即使到了平地仍找不到適當的施力點,搖搖晃晃好似快要死去。
終於L在路邊停了下來。
「你要回家嗎?」
「什麼?」
「我問你到底還要不要騎?你這個速度是打算騎到明年嗎?」他說。
說不出話,感覺喉嚨熱熱的酸酸的,已經盡了全力,也一直都沒有放棄喔,眼前的人怎麼還這麼殘忍?難道我就真的如此軟弱嗎?也許是體力的消耗加上心裡的煎熬,一股無法言喻的委屈從心頭漫上腦海,再也忍不住地從眼眶溢出,滴答滴答,我站在路邊泣不成聲。
「你繼續騎吧,我回台北去。」我難過到抬不起頭。
「我是不會丟下你的,要騎就一起騎,要回一起回。」
「但是我不想逼迫你,你要衡量看看自己辦不辦得到,體力還能不能支撐你再騎快一點?」
行,當然,我也是個倔強的人,誰要是說我不行,我就越是要證明我可以。
「再騎30分鐘就找地方吃晚餐好嗎?」
「好。」我說。有食物在等待,就有前進的力量。
莫名其妙哭一場後,心情也莫名的放鬆許多。受教的我,也在那一刻後才開始更認真看待騎單車這件事,感受著每塊肌肉的收縮,接下來一直到最後一天,我的時速都維持在15-25km,不管L是不是故意用激將法逼我,總之是十分奏效。
那晚我們的帳篷搭在石梯坪附近,並肩坐在階梯上喝著啤酒,沒有星星,隱隱約約看得見前方的岩岸,海浪打在礁石上形成約兩層樓高的浪花,嘩啦嘩啦,L睜大眼睛嘖嘖稱奇,他望著海岸不停的驚嘆,而我望向他,忍不住抿著嘴笑。
▲石梯坪的壯觀令人難忘
暖呼呼的台東人情味
越靠近台東,猶如穿過一整個陰晴不定的秋季,豔陽與藍天熱情張開雙臂擁我們入懷。太平洋銀閃閃的耀著,無邊無際,彷彿寬廣得可以溫柔包裹起世界上所有仇恨與悲傷;山群鬱鬱蒼蒼,隨著陽光的移動呈現出瞬息萬變層次與綠色。來到熱帶性氣候了,中午時間陽光烈得令人張不開眼睛,還得繼續往前,除了增加防晒乳的使用以及水分攝取,我的最愛仍是在大城市中已經幾乎消失的「柑仔店」,散裝的餅感糖果放在塑膠罐子裡,小鋁罐的可樂與沙士,店面通常有點藍藍的,店內通常用著鐵製貨櫃架。這是我們沿路最愛的補給,花生糖,大波露巧克力。
落腳三仙台的那晚,在停車場管理員的同意下,將帳篷搭在一處稍微避風的草皮。隨後騎著單車在黑暗中摸索,試著在附近的住家中找小吃店或任何賣店,卻遍尋不著。
“Hey ! Hey ! Hello ! ”突然由一戶人家的騎樓傳來聲音。
“Come for food ”
“Eat , eat ”
原來這裡是比西里岸,原住民大哥們看著我倆無頭蒼蠅般經過,便吆喝著邀請我們加入晚餐。受寵若驚的我們恭敬不如從命,也在騎樓的小板凳上坐下,聽他們說著這雞是自己養的,今天剛好老祖母大壽才殺來吃,菜也是自己種的;偶爾去山裡打獵,打回來的獵物從來沒有買賣,而是分享給親朋好友一同享用。酒酣耳熱之際,左邊的大哥說著沒有人聽得懂的醉話,右邊的大哥要L多吃一點,說著年少時跑船的風光歲月。比西里岸近年來致力發展觀光,村裡有著幾米的彩繪壁畫,希望藉此吸引人潮前往。在我看來,如此真誠淳樸的民情更是這村裡真正的寶藏。他們說,女人和孩子們都在活動中心裡跳舞呢,於是我們也一同前往,十幾個地方媽媽阿姨正在跟著流行歌曲扭腰擺臀,為了數週後的校慶表演練習著,小孩好奇的圍在L身邊,拉拉他的手,扯扯他的衣角。中場休息時大夥自然的坐在木桌旁打開新鮮冰涼的啤酒啜飲,一位身材圓潤的婦人親切地與我談話,得知我們把帳篷搭在戶外,不禁滿面擔憂,說家裡車庫空著的,外頭風大危險,要我們把帳篷移過去。
如此的關切令人暖呼呼的,但怎敢如此麻煩別人,笑著謝絕了婦人的好意。她仍堅持要我記下她的手機號碼,盯著我在連絡人裡按下儲存,撥通確認沒錯才稍微放點心。下一首歌開始了,繼續練舞前她告訴我,有什麼需要幫忙的,請不要猶豫撥打電話。看著她的臉頰因黃湯下肚而更顯紅潤,我將感激化作微笑,並點了點頭。那晚的確是起了風,與眾人道別後,再回頭一瞥那棟當地人用木頭打造的村民中心,夜裡點著橘黃色的燈光搖曳著,海風強而有力的陣陣吹,好似也吹不熄那溫暖而堅定的燭火。
▲每一里前行,都感覺自己更強壯了一點。
人生要超越的只有自己
抵達台東市吃了藍蜻蜓炸雞,因時間的關係,回程必須得趕路,從早餐後一直騎到天黑,只要還有力氣就想再往前一點點。沿著台9線穿梭在花東縱谷之間,山頂的積雲猶如瀑布般壯麗,那天騎了82km,在瑞穗火車站前吃鵝肉大餐加啤酒犒賞自己,由第一天騎不到20km就氣喘吁吁,到現在可以精神奕奕的騎完四倍距離,有了大大的進步。
經過久仰大名的池上,隨風擺動的金色稻浪比想像中還美麗。因為不是從主要入口進入,還不知道哪一棵是金城武樹,但有什麼重要呢,每一顆都值得被珍惜被好好照顧。
▲金色稻浪有著一股溫柔的浪漫。
最後一天回到花蓮市區,感覺很奇妙,好像快要死掉了,又其實沒這麼誇張,身體好像已經不是自己的了,整個人又沈重又飄忽,五味雜陳又暢快無比,那一刻你明白了自己比想像中還要強壯!更沾沾自喜著想到沿路上遇見的人們,不論是賣食物的小販或是雜貨店伯伯,每個人都像約好了似的非常有默契,聽了我們的計劃,總異口同聲的看看L又看看我……
「騎這麼遠哦!他應該可以啦,妳的話就……。」
我知道他們並沒有惡意,也沒有瞧不起我的意思。也許只是身形嬌小的女孩子,難免令人聯想到較軟弱的角色,難以想像她要如何駕著鐵馬,負重帳篷、睡袋與一個禮拜的行囊穿梭花東。而我做到了,如此的驕傲,雖然這不是一趟距離驚人的旅途,但人生要超越的只有自己!想對所有想過這樣一趟慢旅卻又裹足不前的朋友們說,就出發吧!
你永遠比自己想像的還要強大!
最美的風景就在家鄉
搭便車回到台北,我躺回床上,柔柔軟軟的,睡了好沈好長的一覺。
小腿還有些酸痛腫脹著,騎單車旅行,與開車或騎機車完全不同的步調,每哩路都是親力親為踏出去的,然而比起徒步,機動性又更快一點點。我想它是最剛剛好的速度,因為緩,讓你可以好好欣賞路途的每一片風景;因為慢,才有了機會和在路邊喝茶的陌生朋友們打招呼。沒有任何窗戶的阻隔,感受到自己身在大自然中是如此渺小,感受路面的起起伏伏,感受雨淋在身上,陽光西在皮膚上。第一次,我感覺這麼親近台灣的大自然美景與人情。這些年來在遠方奔走,走過大江南北,看過五湖四海,迷戀著沿途的際遇與景色,驀然回首,才發現最美的風景就在燈火闌珊處,最深的人情叫做家。謝謝寶島台灣,如詩如畫卻從不跋扈,恣意地溫柔而美麗著。
作者簡介:謎卡(Mika),新聞系出生的旅行作家,現居於台北。曾獨自走訪巴基斯坦、土耳其等地,對世界抱持著時而溫暖時而悲傷的情懷。沈迷於文字與海洋,著有一書《在遠方醒來》。
FB粉絲頁:謎卡Mika on the R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