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卡羅》追劇單車地圖
圖、文◎林孟佳
引發全台熱烈討論的公視電視劇《斯卡羅》,改編自小說《傀儡花》,故事取材自真實歷史,以1867年美國商船羅妹號在福爾摩沙南端海域遭遇船難,上岸時因誤闖原住民領域遭馘首,進而爆發「羅妹號事件」為開端。
(來源:公視/斯卡羅 SEQALU:Formosa 1867)
風起雲湧的恆春半島
劇名「斯卡羅」是族群而非地名,指的是從臺灣東部遷移過來的卑南族,被排灣化的卑南族;而劇中提到的「琅嶠」,則是故事的發生地,指的是整個枋寮以南的恆春半島區域。這裡面有閩南人、客家人、平埔族和原住民居住,為了各自的利益與生存空間而角力,原住民勢力中包括斯卡羅的幾個聚落,但引發「羅妹號事件」的龜仔甪社(社頂部落)是原住民排灣族最南端的部落,並非屬於斯卡羅這個族群。
在羅妹號船難後,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姓名為音譯,實為美國人)親赴臺灣調查並展開搜救,然而琅嶠當時為清朝治權未及的化外之境,也就是當時的清朝只管理枋寮以北地區;最終在美方向清朝施壓之後,終於由台灣鎮總兵劉明燈率兵前往處理。
當李仙得與清朝的軍隊進入到琅嶠,打破了各方勢力的平衡,掀起了一段風起雲湧的歷史。就如同劇中斯卡羅大股頭卓杞篤有感而發所說的:
「海上的風,吹沈了大船。也吹得部落、漢人,都不平靜…」
▲在《斯卡羅》的時代,恆春半島周圍海域發生過許多船難,造成原住民與藍眼人(外國人)的衝突。
用多元視角回顧台灣歷史
但在電視劇席捲全台灣的同時,也應該理解到,《斯卡羅》畢竟是一部電視劇,而非一部紀錄片,所以一定有部份的虛構的劇情與人設,才能突顯出劇情的張力,劇中尤其著墨在不同族群、聚落的角力周旋,以製造衝突、勾起觀眾的好奇。甚至其原著《傀儡花》更為了串聯起閩南人、客家人、平埔族和原住民這幾個族群的關係,而創造出了劇中靈魂人物「蝶妹」這個角色,書中的蝶妹,其實隱喻著臺灣或臺灣人的命運,而她的混血身份也代表了台灣的族群融合。簡單說,《斯卡羅》是部藝術作品而不等於真實歷史(如同《三國演義》之於《三國志》)!
也因為《斯卡羅》的熱映,讓許多台灣人都急著想前往恆春半島,一窺其歷史風貌,建議讀者、車友們應該用開放的心態,去重新回顧這一段失落的歷史,更深入了解台灣這片土地,而非去爭論誰對誰錯;並透過多元民族的視角,來走訪當地,拼湊斯卡羅族、客家人、閩南人、排灣族人等族群的文化與面貌。
▲我們從海口港旅遊服務中心(看海美術館)出發,剛好趕上了春江獸月夜-阿咧特展。
單車路線規畫
參照劇組所發布的地圖,可以看出來相關的地點,主要在199縣道、200縣道與台26這三條道路上。
台26:車城(柴城)、龜山步道、射寮(社寮)、保力、恆春、大灣八寶宮、龜仔甪、龍鑾、大尖石山
200縣道:猫仔社、出火、射麻里、豬朥束、高士佛社、蚊蟀社
199縣道:牡丹社、石門古戰場、統領埔、琉球藩民五十四名墓
(來源:公視/斯卡羅 SEQALU:Formosa 1867)
雖然原著《傀儡花》與台劇《斯卡羅》的故事,是以1867年「羅妹號事件」為主軸,不過之後不久的「牡丹社事件」也有很多重疊與關連性,像是劇中蝶妹的弟弟潘文杰,日後會成為斯卡羅大頭目,居中調停牡丹社事件。尤其關鍵人物美國外交官李仙得,他更是一人扮演著「結束羅妹號事件」與「挑起牡丹社事件」的雙重角色。因此在了解這段歷史時,多半會一起談到這前後兩個事件,所以這次也把牡丹社事件相關的地點,包括高士佛社、八瑤灣、石門古戰場、琉球藩民五十四名墓等景點放入。
牡丹社事件
起因於1871年琉球船隻漂流至牡丹社,其中54人被牡丹社原住民殺害。此次事件後李仙得也曾再次到台灣與斯卡羅代表卓杞篤會面。之後1874年日本以此藉口出兵台灣,也是由熟悉台灣的李仙得擔任軍事顧問,日軍在射寮登陸、車城整軍,並在進軍到石門處,遇到牡丹社原住民強烈反擊,史稱牡丹社事件。
一日行程與兩日行程
在路線的規畫上,想騎遠一點的車友,可以從枋寮開始騎,因為在《斯卡羅》劇中的時代,清朝治權就是到枋寮為止,以南就是無官府狀態的琅嶠,所以從枋寮出發,也可以感受一下當時李仙得和清軍,要開始進入琅嶠這化外之地的心情。此外,枋寮有火車站,而且是台鐵提供兩鐵列車服務的最南端一站,所以車友們也可以搭火車至本站再開始騎車。
住宿的部份,推薦住在恆春,當地位在縣道200,方便規畫行程,而且民宿多、餐廳小吃多,費用也比墾丁便宜很多。其實環恆春半島,大概也都是騎這條 「399吃到飽」路線,也就是縣道199加縣道200組成,至於怎麼環,底下提供我們實際前往騎乘的走法,給車友參考再依自己的行程來調整。
一日行程建議
車城-保力-恆春城-出火八寶宮-鵝鑾鼻燈塔-里德-高士佛神社-八瑤灣-牡丹社-石門古戰場-琉球藩民五十四名墓(統領埔)-車城(約114k、爬升1,000m)
二日行程建議
第一天:枋寮-車城-射寮-龜山步道-保力-八寶宮-社頂-鵝鑾鼻燈塔-出火-恆春城-(約90km、爬升500m)
第二天:恆春城-出火-里德-高士佛神社-八瑤灣-牡丹社-石門古戰場-琉球藩民五十四名墓(統領埔)-車城(約82km、爬升930m)
▲從台26線騎接近墾丁時,就能遠遠看到《斯卡羅》劇中聖山-大尖石山。
車城福安宮找劉提督碑
車城也就是劇中的「柴城」,不管是在當時或是現在,都是恆春半島上的一個大聚落,在康熙末年,柴城已經是琅嶠最大的漢人聚落,劇中提到人丁有1,500人,因為要防止原住民襲擊侵擾,四周用柴築城,因此稱為「柴城」,但不受斯卡羅統轄,與保力客家庄因水源與土地問題而時有紛爭。
現在許多遊客往墾丁的路上,都會停留車城休息,這裡有很大的免費停車場,有便利商店、公共廁所,也很適合作為車友規畫路線的起終點。來這裡別忘了吃一碗消暑的綠豆蒜冰,買買土產像鹹蛋、皮蛋,也順便參拜號稱全台最大的土地公廟「福安宮」,廟裡面還有一個關係到羅妹號事件的「劉提督碑」。當時台灣鎮總兵劉明燈被派來瑯嶠處理這件事情,雖然後來的「南岬之盟」,是由李仙得跟斯卡羅大頭目卓杞篤所簽訂,不過劉明燈要離開瑯嶠時,為了要宣揚大清國威,就在車城留下了這個「劉明燈統師過福安村題名碑」。此外在它對面還有一個碑,則跟歷史上林爽文事件相關。
▲經過車城別忘了吃一碗消暑的綠豆蒜冰。
▲「福安宮」廟裡面立有一個關係到羅妹號事件的「劉提督碑」。
統領埔與琉球藩民五十四名墓
離開了台灣最大的土地公廟,在統埔的「鎮安宮」還有一座南台灣最大的關聖帝君像,它就位鄰近的統埔。《斯卡羅》劇中,不管是柴城閩南人、保力客家人或是社寮土生仔,都為了能夠多種點稻米,想盡一切辦法要從原住民手中租到的土地,就是統領埔(現稱統埔)。
這間「鎮安宮」始創於民國前六年,主祀關聖帝君,當然也有拜客家人信仰的三山國王。廟宇最大的特色,就是有一座高度51尺的關公大聖像,聳立於八卦形的廟堂之上,騎車時不管是經過台26或是縣道199,甚至遠到龜山步道上,都能看到這個地標。
▲統埔的「鎮安宮」有一座南台灣最大的關聖帝君像。
統埔和百年前歷史最相關的,則是這裡的「琉球藩民五十四名墓」,有關於牡丹社事件,1871年的時候,琉球宮古島的船民,船隻被吹到八瑤灣也就是現今九棚,然後有66個人上岸進入了高士佛社,結果因為語言不通,導致產生誤解,其中有54個人被殺、12個人獲救。而當年被殺的54個琉球人,他們都是被剮首的,也就是他們的首級被原住民帶走,而身體則是葬在此處。現在看到的碑「大日本琉球藩民五十四名墓」,就是在日軍登陸瑯嶠灣攻打牡丹社後,征台日軍主帥西鄉從道所立。
後來這54個人的首級,在保力人楊友旺等人的交涉之下,有從原住民手中要回了44個人頭,都送回了他們琉球的故鄉。如果讀者有機會到沖繩遊玩,就能在那霸市的護國寺,找到「臺灣遭害者之墓」,就是葬著當年被殺的這54個人其中44個人頭。
▲八瑤灣事件中,被原住民所殺的54個琉球人被葬於此。
充滿客家風情的保力村
保力的開拓歷史,僅次於車城,是恆春半島唯一全是客家人的村莊。而「保力」地名的由來,也跟《斯卡羅》的時代背景很有相關,因為琅嶠當地早期閩籍移民居多,客籍移民少,戲中就提到車城人丁有1,500人,而保力則僅有400人,且村子靠山邊,被夾在原住民聚落與車城閩南人之間,居民必須團結保持力量與之對抗,因此命名「保力」。
▲保力村的入口意象牌樓。
從台26線看到保力社區的造景,左轉褒忠路即進入保力村,會看到保力村的入口意象牌樓,再往前有個小涼亭,裡面是「廣東義民褒忠碑」,是因保力村民在清乾隆53年間(1788年),曾以義民軍方式助清朝平定林爽文及莊大田之亂,因此乾隆親賜褒忠碑留存至今。在旁邊也能看到村內供奉的三山國王廟「保安宮」,以及彩繪壁畫,訴說當地客家村的早期生活。
▲進入保力村裡就能感受到濃濃的客家風情。
從龜山步道看聚落衝突
如果從車城福安宮出來後,沿著海邊的濱海景觀公路走,就會連著跨過四重溪和保力溪,看著保力溪的出海口,以及溪旁的射寮聚落,彷彿就看到了劇中社寮人在港口做生意的畫面。講到社寮,大家一定都對劇中社寮頭人印象深刻,由演員吳慷仁所飾演的「水仔」,其實真有其人,原型人物為「棉仔」姓張,從原著《傀儡花》中的照片比對,還能找到張家舊居喔。
此外,射寮當地也已經看不出來其他歷史舊跡,所以從濱海公路上遠望射寮,就繼續往龜山步道前進。龜山步道雖然並非劇中的場景,但爬上山卻能遠眺恆春半島的地理環境,讓你對劇中各族群間的關係更清楚。
▲劇中車城與射寮兩村隔溪相望,劇組專程在九棚找了與真實地理位置相似的環境來拍攝。(來源:公視/斯卡羅 SEQALU:Formosa 1867)
從龜山的迎曦亭上面往東望,下面就是恆春縱谷,遠眺可以看到從北綿延向南的山便是中央山脈的尾端,此處可以看見《斯卡羅》劇中所描述的幾個地點,首先可以看到射寮,射寮再出去的村莊就是新街,再往遠方看,有一個大型關公像的聚落就是統埔,視線往南可以看到在丘陵與平原交接處,就是恆春半島上純客家人建立的客家庄「保力」。
▲從龜山的迎曦亭上面往東望,可以看到射寮、統埔與保力的位置關係。
再來看到這一帶的山都不高,約只有5、600公尺高,劇中提到的幾個原住民聚落就在裡面,像是斯卡羅的四大股頭,其中的三股頭、四股頭「貓仔社」,便是在三台山山腳下的一個聚落。平原的最低處,一個較低矮的山頭是龍鑾山也就是過去的龍鑾社。龍鑾山背後、恆春半島的南灣這個地方,包括大尖山的這個區域,便是故事裡引發戰事的「龜仔甪」社,也就是現在的社頂部落。
再沿步道往上走到仁壽台,這個小平台是展望最佳之處,傍晚還可以看落日;其景色不輸關山,而且不用人擠人,相當推薦。從此處平台往北看,就是著名的歷史場景瑯嶠灣,看出去有二條溪流都在這裡匯入台灣海峽,比較近的是保力溪,溪畔的這個聚落就是射寮,劇中經常出現的港口,在當年應該就是這個出海口。比較遠的那條溪是車城溪(四重溪),這兩條溪上面各有一座橋,近的是龜山大橋,遠的那座是福安大橋,而四重溪北邊大的聚落也就是柴城(車城)。
▲從龜山步道的仁壽台上,往北看就是著名的歷史場景瑯嶠灣。
在此登高一看,是不是對劇中所提及的幾個聚落,其相對的位置與關係都更清楚了?你知道,李仙得也知道!據記載當年美國外交官李仙得在羅妹號事件後,也針對這個瑯嶠灣做過精細的測量跟描繪,之後並提供日軍在1874年登陸時之用,而日軍登陸後,也將軍營駐紮在龜山這裡,是一個重要的軍事要塞。而有關李仙得描繪的地圖資料,都還保存在美國的國會圖書館裡面。
保存完整的恆春城
在戲中的1867年,當時還沒有恆春城,但因為接連的「羅妹號事件」與「牡丹社事件」後,清朝才派沈葆楨於同治十三年(1874年)來台進行海防事宜,並著手興建恆春古城,以有效管理琅嶠各番社,並且沈葆楨以當地氣候四時如春,故取名「恆春」。恆春城的興建從清光緒元年(1875)至清光緒5年(1879年)建成,城分四門,到現在就還能看到城門與部份城牆遺跡,也是目前在台灣,四座城門還有大部分的城牆都保存著最完整的一個清代的縣城,白天大家可以仔細觀察恆春城的構造,夜間的古城又有另外一種美感。此外提到恆春古城,先前大家會比較有印象的,應該是恆春城門出現在電影《海角七號》裡面,來到恆春,也可以再回味一次海角七號的劇情和相關景點喔。
▲來到恆春仍可以看到完整的恆春城門與城牆遺蹟。
來朝聖屏東大尖石山
在《斯卡羅》的第一集,以及官方發佈的劇照中,常常都能看到斯卡羅族的聖山,部落進行重要儀式或是打仗前,都會於此進行祈福。看起來相當壯觀遼闊的畫面,常去墾丁的車友們應該都不陌生,這座山就是墾丁國家公園內的「大尖石山」,也是墾丁著名的地標。大尖石山海拔有318公尺,雖然沒有很高,但因為附近地勢較平緩,相對顯得大尖石山非常高聳突出,特別的是,若從不同方向看往大尖石山,都有著不同的樣貌。
不過由於大尖石山位在墾丁國家公園內,因疫情關係,要前往務必先詢問是否開放登山健行,但其實車友從台26線騎接近墾丁時,就已經能遠遠看到大尖石山的樣貌。當然若車友想要更近一點看,也可以騎進墾丁國家公園,就能更近距離仰望聖山;也能順道造訪社頂公園,這一帶是龜仔甪社的傳統領域,不妨試試看,能否從山上看見從大灣登陸的船隻呢?
▲從社頂公園望向大尖石山。
八寶宮與傳說中的八寶公主
就在墾丁大街旁邊,卻極少被注意到的八寶宮,就位在「大灣路公有停車場」旁的萬應公祠裡面。據說廟前的這個沙灘,就是當年羅妹號擱淺後,船長與船員們乘小艇登岸的地方;而廟前廣場放著一艘燒焦的船體,被說是當年的登陸小艇。萬應公祠裡的八寶宮,也就是當地人所說的八寶公主廟,其中祭祀的「八寶公主」神像,據考究也就是羅妹號船長夫人Mercy Hunt。
▲八寶宮裡的荷蘭公主畫像,上面寫著1872年來台於墾丁大灣遇難。
但過去有很多的傳說軼聞,說這八寶宮的荷蘭公主名叫瑪格麗特,為了要追尋她的愛人千里迢迢搭船來台灣,卻在南灣觸礁沉沒了。另外也有傳說,在貓鼻頭的洞穴裡有荷蘭人的骨骸,從這些軼聞,可以知道恆春半島海象是非常險惡的,所以常常有船隻航行通過時遇難,上岸之後就和當地原住民有了互動。
▲據說廟前的這個沙灘,就是當年羅妹號擱淺後,船長與船員們乘小艇登岸的地方。
像是看到八寶公主廟裡,由蔡成雄先生繪製的荷蘭公主畫像,上面寫著1872年來台於墾丁大灣遇難,很接近羅妹號事件的發生年份,推測應該就是1867年當時羅妹號在七星岩觸礁,杭特船長就領著船員從這個地方上岸,才接觸到了龜仔甪社的原住民,所以大灣這個地點,正是羅妹號事件裡面一個非常重要的歷史場景,也是《斯卡羅》這部劇的開端。
▲位在「大灣路公有停車場」旁的萬應公祠。
牽車參觀鵝鑾鼻燈塔
身為雙塔路線的終點,鵝鑾鼻燈塔燈對車友們來說,都有一份特殊的感情。雖然鵝鑾鼻燈塔並未出現在《斯卡羅》這部劇中,畢竟興建年代是在稍晚的1881年,但其實燈塔的興建和羅妹號事件是有因果關係的。
由於接連有1867年的羅妹號事件,以及1871年的八瑤灣事件,美國和日本政府都要求清朝要在此處設燈塔,由於當時該處仍是龜仔甪社原住民的地盤,因此清朝支付一百銀兩向龜仔甪社購地,興建砲壘式的外觀與滿布槍眼的圍牆,並派兵力守護,以防止原住民的侵襲與圍困,也成為獨一無二的武裝燈塔。相對的,由於讓清朝軍隊進入,也成為龜仔甪社原住民勢微的開始。
回到現在,鵝鑾鼻公園目前有開放單車族,能夠購買自行車票(半票),就可以牽著車進入公園,不過僅能依其規畫路線牽行,所以要牽車走到鵝鑾鼻燈塔,還得走滿長一段上坡路,不過能牽車和燈塔合照,是過去沒有的體驗,也算值得了。
通過鵝鑾鼻燈塔後,繼續沿著台26往北,一路會經過幾個知名景點,像是龍磐大草原、風吹沙、滿州沙灘,沿途風景都很值得拍照。到港口後接往縣道200甲,如果是要繞小圈路線就在縣道200左轉往恆春;要繞大圈路線的話,就右轉往滿州鄉前進。
▲鵝鑾鼻燈塔現在已經開始單車客可以牽行入內了。
出火締結南岬之盟
從縣道200往恆春走,就會先經過斯卡羅的二股頭「射麻里社」(現稱永靖),接著會來到出火特別景觀區,相對於八寶宮是羅妹號事件的開端,出火這個景點也象徵了事件的結尾。車友安排行程,也可以把這裡當作是走訪斯卡羅路線的終點。
因為在羅妹號事件,引發美軍與原住民交火,接著清朝出兵後,美國外交官李仙得與卓杞篤等斯卡羅人進行談判,最終在1867年10月10日,李仙得代表美國方,卓杞篤代表琅嶠十八社,兩方陣營達成和解,並相約在「火山」(Huo-shan,即今天恆春的出火),立下條約,美國表示對斯卡羅友好,未來若遇到像羅妹號那樣的船難事件時,美國人會高舉紅色旗幟,這意謂著「美國人需要斯卡羅人的救援與保護」。原住民不再殺害海難生還者,而船難者也不能離開岸邊進入到琅嶠。
雙方在臺灣鎮總兵劉明燈、清廷按察使銜臺灣道吳大廷、通譯必麒麟等人的見證下完成簽約儀式,也就是歷史上的《南岬之盟》。這個條約也被視為台灣歷史上第一個雙向平等的國際外交合約。但也有持不同意見的學者認為,《南岬之盟》並非國與國之間正式的條約,而且在卓杞篤過世後也就失去效力了。
▲近期出火景觀區因疫情封閉,車友若欲前往最好先查詢清楚。
豬朥束社遇見大股頭
如果在縣道200甲接縣道200的路口往右轉,會繞更大一圈;或是也可以像我們第一日騎回恆春後,次日再從恆春出發繞縣道200加縣道199。
從恆春往滿州走,會先經過斯卡羅族二股頭的射麻里社(現稱永靖),不過現今已經看不出過去這段歷史的痕跡。比較會引起車友注意的,反而是路邊可以看到往「門馬羅」的指標,門馬羅是著名的MTB路線,且據說從門馬羅山的位置,也可以看到前面提過的斯卡羅聖山「大尖石山」喔。
往滿州前進,可以找到里德,也就是過去的斯卡羅大股頭「豬朥束社」,但相較於過去的強大,現在的里德是一個相當偏遠、不起眼的小村子,不過也因此,當地自然生態豐富,社區有經營古道健行、生態導覽等活動,也是著名的賞鷹景點。
▲滿州當地是著名的賞鷹景點。
相關的歷史遺跡有日據時代的「高砂族教育發祥之地」紀念碑,紀念這裡是「恆春國語傳習所豬朥束分教場」舊址,「高砂族」是日本對原住民的稱呼。在1874年牡丹社事件後,日本政府知道琅嶠原住民驍勇善戰且團結,因為在1895年治台後,就開始採取安撫手段,因此在1896年日本為推動日語教育,在豬朥束建立第一所蕃人公學校「蚊蟀公學校」,而建校當時的斯卡羅大股頭潘文杰(劇中蝶妹的弟弟),考慮到部落未來的發展,也鼓勵轄下的各部落子弟們,進入學校就讀,讓豬朥束成為原住民中較早接受日式教育的部落。之後在1921年改名「滿州公學校」,1939年時,設立「高砂族教育發祥之地」紀念碑,以紀念台灣原住民教育的開端。
▲「高砂族教育發祥之地」紀念碑。
最接近天空的高士神社
自從《斯卡羅》播出後,大量遊客湧進屏東牡丹鄉「高士野牡丹神社公園」,不過要講到高士,其實是跟「牡丹社事件」相關。1871年琉球船隻漂到八瑤灣,66人上岸後,就走到了當時的「高士佛社」,不過因為語言與習慣的誤會,而引發了後續的衝突,排灣族人追擊並殺害了其中的54人,並造成了「牡丹社事件」的發生。
遊客如今來到高士,都會特別來到高士神社參觀,原先奉祀日本神靈的神社,現在主神已經由戰前的天照大神,改為祭拜排灣族神靈及陣亡的高砂勇士,因此有人形容它是台灣版的靖國神社。位在高處的鳥居相當顯眼,被稱為「最接近天空的白色鳥居」,不過要從縣道200轉上神社,一路都是上坡(3.8km爬升200m),騎來可不輕鬆。
▲高士神社以其白色鳥居而聞名。
疫情期間,由於有太多遊客前往時不戴口罩,而且擅闖位於神社旁的部落住所,所以8月底部落突然發出公告關閉,剛好我們前往的時間就無法進入。之後在9月初已經重新開放,不過當地部落也呼籲遊客遵守防疫規定,不要進入部落生活區,尊重當地居民。另外當地的店家不多,如果剛好在這邊要吃午餐的話,推薦位在縣道200上的「八瑤鮮魚湯」,相當平價好吃。
▲高士野牡丹神社公園已重新開放。
八瑤灣遙想當年
從縣道200進入滿州港仔後,道路重新接回台26線,牡丹社事件中,琉球船隻漂流到八瑤灣,就是港仔的海岸,行經此處,可以停靠路邊的港仔社區鐵馬休息站,坐在漂流木打造的亭子裡,看著眼前遙闊平青的沙灘,遙想1874年的「牡丹社事件」,回味那個時代,不同國家、文化、族群間,是不是和現在一樣充滿了矛盾與衝突;雖然是在這麼一個遙遠寧靜的海灣,與世無爭的村落,但一不小心擦槍走火,就可能要用生命付出代價,甚至引爆戰爭!
▲來到八瑤灣,可以停靠路邊的港仔社區鐵馬休息站。
從此處回頭看過去就是著名的沙灘,由港仔大沙漠和九棚大沙漠組成,有全台最長的海灘約3.5k,除了景色壯觀之外,是不是也會覺得有點眼熟?根據屏東縣府發布的新聞,《斯卡羅》劇中的場景近九成都是在滿州、恆春和牡丹,尤其滿州鄉及恆春鎮是主要搭景場地,中最大漢人聚落「柴城」,與漢人、原住民混血後代「土生仔」聚集的「社寮」,地理位置相近又背山鄰海,其場景搭建處,據說就位在九棚溪出海口處,難怪這景色看起來如此似曾相識。
▲往九棚大沙漠望去,會覺得景色似曾相識。
石門古戰場一決勝負
沿台26線繼續往北騎,在旭海看到了一隻大龍蝦造景,就是旭海到了,從這邊左轉接往縣道199甲,再來都是彎彎曲曲的山路,一路騎往下一個目的地是牡丹社。
1871年的八瑤灣船難後,日軍在1874年僱用李仙得作為軍事顧問,以「懲辦兇手」、「保民義舉」為由,於社寮登陸進軍,而排灣族原住民也已得知日軍行動,事先在要道「石門」處埋伏,日軍150人在此與原住民發生激烈戰鬥,在裝備劣勢和人數劣勢下,原住民被迫撤兵,牡丹社首領阿祿古父子身亡。之後日軍更分三路掃蕩牡丹社、高士佛社、射不力社等原住民部落。
▲現今平靜美麗的牡丹國小。(照片為疫情前拍攝。)
雖然日軍靠著優良裝備打贏了,但駐紮龜山後也並不好過,因為氣候與衛生因素,軍本人飽受瘧疾等熱帶疾病之苦,據日方紀錄,戰死者僅幾十人,但後續病死者卻高達五、六百人。如今在石門古戰場附近,還可以看到「西鄉都督遺蹟紀念碑」,是由帶軍的日本陸軍中將西鄉從道所立;另外在龜山也有「討蕃軍本營地」,同樣是日軍在社寮登陸後所立。
經過牡丹社和石門古戰場後,繼續沿199線道騎就會經過統埔回到車城,結束這趟追尋斯卡羅的旅程。
▲1874年日軍和原住民就在石門發生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