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軸登場的紅色風暴「環西賽」
圖︱La Vuelta、文︱Rayray Racing
▲(Photo:La Vuelta)
如果說三大賽的老大是環法,老二是環義,那麼年紀最輕的「環西賽」(La Vuelta)自然就是老三了,畢竟它在1935年才「出生」,而它誕生的方式與兩位老大哥無異,是由西班牙當地的日報社《Informaciones》,和一位退役自行車選手所發起,一樣是為了刺激報紙的銷量所做的行銷活動。
環西賽舉辦的時間點接近職業賽季的尾聲,有點年度「收官賽」的味道,即便如此,環西賽總是最充滿活力的那一個,特別是近年來西班牙車迷對於運動賽事的熱衷程度幾近瘋狂,可以從賽事轉播中看到的熱情表現略知一二。
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環西賽總成績冠軍「紅衫」(Maillot Rojo)並非當時的顏色。在這之前曾經多次換色,從最早期的「橘衫」開始,途中轉變為「白衫」,後來也曾用與老大哥環法一樣的「黃衫」,最終從2010年環西賽選擇了屬於自己的路,用西班牙鬥牛士所拿的「紅色」作為總成績冠軍衫。
除了總成績冠軍衫是紅色之外,環西賽是使用白底「藍點」的車衣給「登山積分王」使用,「衝刺積分王」與「最佳年青車手」則與環法賽相同。
▲2024年環西賽的(右起)新人王Mattias Skjelmose(Lidl-Trek)、總冠軍Primoz Roglic(Red Bull-BORA-hansgrohe)、登山王Jay Vine(UAE Team Emirates)和衝刺王Kaden Groves(Alpecin-Deceuninck)。(Photo:La Vuelta)
▲2025年環西賽路線圖。
聊聊2025年的環西賽
今年8月23日開始的環西賽特別安排從義大利杜林(Turin)「開場(Grand Depart)」(註一),除了前面四站在義大利進行,之後賽段延伸至西班牙北部的庇里牛斯山區以及巴斯克地區,這一帶的地形多以丘陵、山路為主,滿滿的「登山賽段」是環西賽的招牌!主辦單位經常安排了比環義賽或環法賽更「變態」的陡峭山路。
註一:三大賽的「開場」(Grand Depart)呼應賽事本身的規模必定是盛大的,因此使用了Grand這個詞。近年來為了推廣自行車賽事與吸引更多群眾,三大賽的主辦單位開始安排在自家本土以外的地方開始比賽,例如今年環義賽選在鄰近的阿爾巴尼亞(Albania)作為賽事起點,環西賽則選擇從義大利北部大城杜林(Turin)開場,觸及不同地區喜愛自行車賽事的群眾。
第一週
在賽程進入西班牙本土之前,在義大利的三個賽段算是比較「親民」,即便如此依然對於衝刺選手們不太友善,除了第一站的平路賽段以外都是以爬坡作為終點,也因此相較環義與環法賽,我們在環西賽看到的衝刺型選手並不多。
第5站的「團隊計時賽」(註二)是本屆環西賽的特色。「團隊計時賽」是展現車隊整體實力的絕佳舞台,8位選手要通力合作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僅僅20km的路線,平坦的賽段地形並不困難,鮮少刁鑽的彎道似乎少了一點樂趣,唯獨終點前的微幅上坡有可能對各隊的完成時間造成影響。
第6站正式進入庇里牛斯山區後的賽段難度逐漸提高,有能力競逐GC排名的選手將會在此逐一浮現,特別是在安道爾(Andorra)這個區域是許多選手們居住的地方,或許我們將看到擁有「主場優勢」的選手在一級坡Pal的山頂上勝出。第7站更是迎來本屆環西賽單日爬升量最多的一站,總爬升4,483m非同小可,在環西賽以處女秀登場的終點一級坡Cerler上勢必又是一番激戰。
地形平坦的第8站是本屆環西賽少有的存在,衝刺選手們請把握機會奪冠吧!
註二:團隊計時賽的成績計算方式是以車伍第四位通過終點的選手時間為準。亦即在過程中如有隊員掉隊或是發生狀況,也必須至少要等第四位選手進入終點才算。
▲2023年的環西首站,就是以團隊計時賽揭開序幕。(Photo:La Vuelta)
第二週
第一個休息日過後主辦單位直接奉上大禮:第二週全部安排了「丘陵賽段」與「登山賽段」,自然是擅長爬坡的「單站冠軍獵人」與GC選手的天下,一點也不給衝刺選手任何機會。
本屆環西賽最大的看點是第十三站最後的經典爬坡Alto de L'Angliru,這座極為陡峭如「牆壁」一般的上坡是過往環西賽決勝的關鍵點之一。總距離13km,平均坡度9%,最大坡度來到20%,連職業選手都會在此蛇行,不難想像這座山有多艱難。一如過往的紀錄,通常經過Alto de L'Angliru的洗禮後,GC選手的排名與時間差距將更加明顯,能在此奪勝的選手將可以名留青史。
第14、15站接續對選手們造成壓力,連同第13站共三天累積超過10,000m的爬升量絕非小數字,疲勞堆疊之下能讓選手的狀態瞬間滑落,主辦單位如此精心策劃似乎是在為比賽製造不確定因素,端看選手與車隊如何運用策略克服第二週艱辛的賽段。
▲經典爬坡Alto de L'Angliru曾經出現在2023年環西第17站,當時VISMA車隊的Jonas Vingegaard和Primoz Roglic兩人直接拋下穿著紅衫的隊友Sepp Kuss,直奔山頂終點,成為熱議的話題。(Photo:La Vuelta)
第三週
最後一週的賽程安排像是把所有菜色上過一輪:「平路賽段」有第19和第21站;「丘陵賽段」有第16站,「登山賽段」則有第17和第20站,另外還有第18站的26km中程「個人計時賽」。
如此多元的安排不外乎是給予不同類型的選手各自發揮的空間,也是各種獎項最後可以再翻盤的機會,尤以GC選手之間的戰火將持續在兩個登山賽段與個人計時賽中延燒。安排在第20站海拔2,258m的Bola del Mundo是暨Alto de L'Angliru之後最困難的上坡,最大坡度也來到了20%,為總成績排名的變動埋下了可能性,值得我們看到最後。
環義賽是在歷史悠久的羅馬結束,環法則是金光閃爍的巴黎,環西賽也仿效兩位前輩,由首都馬德里(Madrid)擔任最後一棒。
宿敵再次聚首,環西賽同樣讓人熱血沸騰!
▲滿滿的「登山賽段」是環西賽的招牌!(Photo:La Vuelta)
Pogacar二度參加環西
就目前所看到的名單中可以見到Tadej Pogacar(UAE Team Emirates-XRG)與Jonas Vingegaard(Team Visma | Lease a Bik)連袂參賽,把環法賽的戰場帶到環西賽,可樂得西班牙的車迷們了!Jonas Vingegaard還將得力於「神隊友」Sepp Kuss(2023年環西冠軍)的支援,雙雄聯手能為Tadej Pogacar帶來什麼麻煩?其他選手又如何在夾縫中生存甚至是「漁翁得利」?今年的環西賽請您看好看滿!